今日頭條
為何中國痛風者越來越多?
為何中國痛風者越來越多? 古時痛風,被稱為;王者之疾;!一般高發于皇宮貴胄,并且;重男輕女;。數據顯示,男女發病比例約20:1,以中年男性居多。 痛風的發生,是因為尿酸超標,形成尿酸結晶鹽,沉積在關節處所致。人體內血尿酸值超過420mu;mol/L,就是高尿酸,一旦超過520mu;mol/L,沒有癥狀要進行治療。 為何中國痛風者越來越多? 2021年發布的《中國高尿酸血癥及痛風趨勢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有高達1.77億人患有高尿酸血癥,其中有超過1466萬人患有痛風。 痛風已經排在糖尿病之后,成為第二大代謝類疾病。痛風的產生離不開高尿酸血癥,血尿酸越高,痛風發作越頻繁,另外與高嘌呤飲食、飲酒等都有密切聯系。 有部分患者屬于合并痛風,本身患有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癥,冠心病,腎病,以及應用利尿劑等藥物的人群。 痛風具有復發的特征,很多誘因都可能導致痛風反復發作,包括勞累緊張,手術應激反應等,雖然痛風好發于中老年人,但年輕人發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患高尿酸血癥,痛風的比例明顯增長。 尿酸高,讓人身體遭罪。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李圣光表示,痛風不僅痛起來要人命,還可能導致痛風石關節損傷,而且會引發腎臟受損。 痛風急性發作時,對關節有一定損傷,常見的在大拇指、足背處多見明顯的紅腫熱痛。痛風石可以侵犯關節周圍組織,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可能出現畸形。 豆制品是導致痛風、高尿酸血癥的;兇手;嗎? 坊間說法豆漿豆類歸類為高嘌呤食物,高蛋白食品吃多了,更容易引發尿酸升高以及痛風等問題,嚴重損害健康。 首先,人體內的嘌呤僅有20%是外源性的,主要來自食物攝取,剩余80%都是內源性的,是人體自身代謝出來的。 北京和睦家醫院康復醫學科劉遂謙表示,豆制品在制作時,干豆會經過加水浸泡、磨漿和燉煮等過程,這種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嘌呤含量損失或稀釋,比如每100克豆腐中僅有不到70毫克的嘌呤,煮熟的大豆,僅有不到50克的嘌呤。 2015年一項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吃大豆以及其豆類制品不僅不會導致痛風,還可能達到預防痛風的風險。 2012年,一項上海地區的調查研究發現,飲食中蛋白質的總攝入量,跟高尿酸血癥并無關聯,來自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可能降低高尿酸血癥的發病風險。 血尿酸值比較高,的確需要調整飲食方式,但不必談豆制品,而色變當然攝入量不能太多,這其中存在個體差異。 想要預防高尿酸血癥,真正需要少吃的是以下高嘌呤食物,否則會加劇痛風癥狀,也可能會引發腎臟受損引發腎衰竭疾病。 醫生:痛風者,這5物早撤桌 啤酒 啤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嘌呤,經常喝啤酒會誘發痛風等問題,酒精可以促進尿酸的生成,酒喝多了你會發現,全身酸軟現象越來越嚴重。 酒精可以刺激乳酸的產生乳酸或競爭性,抑制腎小管尿酸的排泄,一方面啤酒本身就屬于高嘌呤,另一方面酒精會促進尿酸生成,并且乳酸還會抑制尿酸排泄。 這尿酸水平會因為你喝啤酒的量越多,升高越快,加劇痛風癥狀,所以想要預防痛風,啤酒盡量一口都別碰,即便是其他酒精類飲品也要少喝。 (2)豬肝 豬肝屬于動物內臟,涼拌豬肝更是非常受歡迎,很多人經常喝酒吃豬肝,但是正常人這樣做并沒有問題,痛風患者就要三思而后行。 豬肝屬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豬肝含有嘌呤為169.5毫克,在家禽肉中算是含量較高的,所以有痛風的患者盡量少吃豬肝。 調查顯示,每100克雞肝所含嘌呤為293.5毫克,鴨肝為301.5毫克,由此可以看出動物肝臟嘌呤含量都不低,需要大家少吃。 (3)帶魚 帶魚本身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食物,尤其是炸帶魚更是越吃越美味,帶魚的味道備受歡迎,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盡量不要多吃。 在大多數魚類和海鮮中,帶魚的嘌呤含量相對比較高,每100克帶魚嘌呤含量為391.6毫克比鴨肝的含量還要高,痛風患者更應該控制海鮮攝入。 食物經過油炸之后,熱量嚴重超標,攝入人體之后,有可能會導致脂肪堆積,身材越來越胖,肥胖也是痛風發作的誘因之一。 (4)小魚干 小魚干攜帶方便,味道鮮美,有人包包里總是裝著小魚干把它當成零食,但是痛風患者需要少吃。 魚竿是將新鮮的魚經過充分晾曬,然后高溫蒸煮、烘干等程序制作而成,肯定添加了很多調味品。 小魚干的嘌呤含量極高,每100克小魚干嘌呤含量達到1538.9毫克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攝入體內過多,更容易加重痛風癥狀。 (5)香菇 香菇是很多人非常愛吃的菌類食物,因為香菇營養豐富,經常吃,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提高免疫力等,所以香菇屬于受歡迎的菌菇類食物之一。 根據調查發現,每100克香菇嘌呤含量為214.5毫克,香菇的嘌呤含量比豬肝還要高,痛風患者需要管住嘴。 尤其是吃火鍋時,很多人都喜歡吃香菇,不知不覺就會導致嘌呤含量攝入超標,如果此時搭配啤酒,更是加重痛風等并發癥,嚴重損害健康。 痛風的癥狀,建議早了解! 一:無癥狀期的表現。 這一階段通常在痛風病程的早期,而有一部分人中則可以持續數年或數十年,然后才有痛風急性發作。有個別的人可以終生不發生臨床痛風。因此在這個時期,痛風病人常常無任何臨床表現,病人多是在體檢時無意中發現。 二:急性發作期的痛風病癥狀:發作時間通常是下半夜。 該階段的痛風癥狀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趾,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使用顯微鏡觀察,會發現患處組織內有松針狀尿酸鹽沉淀。 簡單說,尿酸鹽沉淀引起的劇烈疼痛。請注意,發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經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時最高值低。 三:間歇期的痛風病癥狀:該階段的痛風癥狀主要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偏高。 所謂的間歇期是指痛風兩次發病的間隔期,一般為幾個月至一年。如果沒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發作會頻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長。 四:慢性期的痛風病癥狀 該階段的痛風癥狀主要表現是存在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炎及并發癥。此時痛風頻繁發作,身體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逐步變大。

上一條:第六屆進博會專訪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毛怡冰:今年80%的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