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瀉利藥之防已
防已大苦辛寒,屬瀉利藥。功能利水、祛風,通行經絡,瀉下焦血分濕熱。

本品配黃芪、桂枝、白術、茯苓等,用于風水、皮水(四肢水腫明顯)證。例如防己黃芪湯(防己,黃芪、白術、甘草,生姜、大棗)、防己茯苓湯(防己、黃芪,茯苓,桂枝、甘草)等。這時可適當加用麻黃、桑皮,冬瓜皮等兼以宣肺利水。配威靈仙,苡米、羌活,獨活,紅花,赤芍等,可用于風濕痹證的關節腫痛、肢體攣急等癥。配木瓜、苡仁、地龍、中膝、檳榔,茯苓等,可用于濕熱郁滯而致的下肢浮腫、疼痛、腳腫,濕腳氣等癥。配木通、澤瀉、豬苓等,可用于膀胱濕熱、小便不利等癥。
防已有漢防已和木防己兩種,作用大致相同。但仔細分析,也微有不同,一般說漢防己偏于祛濕利水,治下焦濕熱,下半身水腫,濕腳氣時適用,木防己偏于祛風通絡、止痛,治上半身水腫及風濕疼痛時適用。若處方上只寫防己,藥店一般習慣即給“漢防己”,如須選用木防己時,藥方上一定要寫明“木防己”。
通草甘淡,祛氣分之濕熱。防己苦寒瀉血分之濕熱。木瓜酸溫,化濕兼能舒筋活絡,善治筋攣,足痿。防己苦寒,利水兼能通絡瀉熱,善治水腫,腳氣。
木防已有治各種神經痛的作用,可用于肋間神經痛,結核胸痛、各種肌肉痛、肩凝、閃挫、胃痛、月經痛等。
用量一般一錢至三錢。本品大苦大寒,不宜大量使用,恐害胃傷中。
本品性善行,陰虛及無濕熱實邪者忌用;熱在氣分者也不宜用。
上一條:自然銅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