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活力持續增強、預期穩步改善一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大幅上升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4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升至89.5,環比增長0.5點,延續2024年四季度回升態勢。分項指數呈現“7升1降”格局,分行業指數“5升1平2降”,分區域指數全面上升,折射出中小企業經營活力持續增強、發展預期穩步改善。取得這一數據的背后,既得益于市場內生動力的釋放,也離不開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與數字化轉型等舉措的協同推進。
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小企業完全開工率升至50.4%,環比增長11個百分點。市場指數、效益指數分別環比增長0.7點和0.7點,勞動力需求指數上升0.6點,顯示企業信心回暖。
分行業看,工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業等數字化相關行業表現亮眼,指數分別增長0.7、0.9和0.7點;但房地產業、住宿餐飲業指數小幅回落,成本指數仍處高位,提示部分行業壓力尚存。
分區域看,東、中、西、東北四大區域指數全面上升,其中西部地區增幅最大,東北地區基數較低但穩步改善。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分析稱,假期消費提振、政策紓困顯效及市場預期改善,是推動指數回升的主要因素。
中小企業數量占民營企業總數的比重超90%,是穩就業、促創新的重要力量。近期,政府密集出臺政策“組合拳”,形成多維保障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16個部門于今年2月啟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聚焦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法律護企五大方向,全年推動政策精準落地。
法律層面的保障也在同步強化。針對長期困擾中小企業的賬款拖欠問題,國務院今年3月發布了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采購中小企業貨物、工程或服務后,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且不得以“第三方付款進度”為由拖延支付。新規還規定,爭議部分不得影響無爭議款項支付,逾期利息按“就高不就低”原則執行,未約定利率時按每日萬分之五計算。
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路徑,同樣被提至戰略高度。去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部門聯合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思路和重點任務。
與此同時,各地正積極行動,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四川省成都市、河南省鶴壁市等地配套出臺資金扶持、服務保障等政策,加速區域企業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到2027年將推動4萬家以上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深化“百城”試點建設,推廣“小快輕準”解決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李樂成近日表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力軍,需堅守主業、強化創新,在“補短板、鍛長板”中提升產業鏈韌性。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進一步加強創新賦能、數字賦能、人才賦能、生態賦能和服務賦能,提高政策幫扶精準度,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
受訪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一季度數據積極,但成本壓力、部分行業景氣度回落等問題仍需關注。下一步,政策需聚焦擴大內需、清理拖欠賬款、支持企業“出海”等重點方向。隨著《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將于6月正式施行,以及數字化轉型試點縱深推進,中小企業有望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上一條:狂吃青團竟吃出急性胰腺炎?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