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為銀齡群體身心健康護航
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陜西省老年健康服務中心以“關愛老人從心開始”為主題,組織專家團隊走進全省多地養老機構,開展系列公益活動80余場,為老年人和養老工作者送去溫暖與健康。
中醫養生:呵護身體
4月1日,富平秋蘭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的10多位志愿者送來的一場“中醫藥與老年心理健康”公益活動。
“春季養生最重要的是不生氣。”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湯穎紅說,春季養肝十分必要。保持平和心態是春季養肝的核心要點。
結合二十四節氣,湯穎紅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手指保健操、穴位按摩的手法。老人紛紛跟著做,現場氣氛格外熱烈。
4位中醫師用針灸、推拿、穴位按壓等方式為老人緩解病痛。75歲的王華民半個月來一直被腿疼困擾,經過中醫師萬宜昀的針灸治療后,王華民試著站起身走了幾步,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太神奇了,扎了幾針后,走路輕松多了,感謝醫生!”
另一邊,體驗了推拿服務的張大爺也高興得合不攏嘴:“醫生手法特別好,我全身都舒服了!”
在診療的過程中,志愿者王英華發現有的老人受脾胃濕寒、便秘等問題困擾,便指導護工學習中醫春季養生方法,如每晚讓老人用木桶泡腳以泄虛火;早上曬背,借助自然之力補充陽氣等。護工們認真地聽著,并不時記錄,希望能將這些方法運用到日常工作中。
心理療愈:點亮心靈
“王阿姨,看看這張照片,您能認出幾個人?別著急,慢慢想……”3月29日,西安市福星老年公寓里,心理咨詢師焦娜在對76歲的王麗做心理輔導。
焦娜介紹:“王阿姨因阿爾茨海默病及喪偶等原因,長期情緒低落。我們通過心理干預、康復訓練、家庭關系調解等方式,幫助她穩定情緒,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在敬老院,許多老人和王麗一樣,面臨身心健康的雙重挑戰。他們中有不少人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甚至失能失智,需要被長期照護。同時,在心理層面,退休后的角色轉換、子女分離、家庭矛盾或親友離世等因素,常讓他們產生孤獨、焦慮等情緒。部分老人甚至出現抑郁傾向,非常需要心理咨詢師的心理慰藉。面對這樣的老人,護理人員和心理咨詢師會一對一為他們提供心理療愈服務。
在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78歲的董國旭曾因身體疾病和退休后的失落感,一度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心理咨詢師焦娜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方案。在她的引導下,董國旭逐漸敞開心扉,開始表達自己的感受。半年后,董國旭主動參與書法學習,并參加了合唱團。
“敬老院已建立了心理服務體系,經常開展一對一心理咨詢服務。在陜西省老年健康服務中心組織的公益活動中,心理咨詢師的心理干預顯著改善了老年人的情緒。”未央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曉燕說。
關愛護工:傳遞溫暖
3月12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啟航老年公寓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心靈SPA”活動。現場,心理咨詢師為護工開展心理篩查、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心理咨詢師張群英指導護工進行心理減壓放松、呼吸等訓練。大家閉上眼睛,跟著節奏慢慢地吸氣、呼氣。
啟航老年公寓行政部主任胡姍姍說,養老行業需要長期的心理支持,護工自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照護質量。心理咨詢師來到這里及時發現問題并干預,指導護工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
3月5日,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三橋老年公寓里,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劉斌通過情景模擬、實操演練等方式,為該院80多名護工分批次開展“呼吸急救包”急救技能培訓。
“來,大家跟著我一起做,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住呼吸7秒,然后呼氣8秒。”劉斌一邊示范,一邊耐心地指導。護工跟著反復練習。
護工卞文琳說:“掌握了這項技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就能夠保持心情平穩、淡定。”
三橋老年公寓執行院長何鵬軍說,護工是在養老服務第一線工作的人,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和專業技能,就是在關愛老人。
據了解,2023年以來,“關愛老人從心開始”公益活動已經開展80多場,專家團隊為多家養老機構提供心理講座、中醫養生、法律咨詢和義診等服務。
陜西省老年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田睿淵表示,在這場愛心接力中,很多人不斷傳遞著溫暖與希望,為銀齡群體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中心將持續深入社區、醫院、養老機構等場所,通過心理服務、健康科普、人員培訓等多種形式,助力陜西健康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上一條:汽油添加劑熱銷海外2.1萬噸甲基叔丁基醚在大連裝船啟航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