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買的基金持有期快到了是繼續持有還是贖回轉換?
有位基民留言:我之前買了一只FOF基金,雖然沒有虧錢,但收益也沒有很高。現在6個月持有時間快要到了,你說我是繼續拿著呢,還是贖回轉到別的投資上好呢?
這位基民的疑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確是我們在投資路上常見的一個難題,那今天小編就專門寫篇文章,給大家一點參考的思路。
01
第一步,問自己是否還看好基金的投資方向。如果持有的是股票型/債券型基金,那么就問問自己是否看好未來股市/債市的表現;如果持有的是行業主題型基金,那么就要重點看看該行業/主題未來的投資機會。
留言的這位小伙伴持有的是FOF基金,而且是偏債型FOF,更多是配置債券類資產,所以主要關注債市即可。從短期來看,影響債市走勢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也沒辦法精準預判。
不過過去十年數據顯示,中證全債指數雖然中間小波折不斷,但整體維持一路向上的走勢。需要注意的是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未來債市具體表現如何還需由眾多因素決定。

02
第二步,客觀了解基金業績,問自己是否還認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衡量基金經理投資能力的重要指標,就是業績。不過這里小編想要提醒一點,那就是在對比業績的時候,一定要客觀。
怎么做到客觀呢?主要參考兩個維度,一是跟整體市場進行對比,二是跟同類型基金進行對比。
跟整體市場進行對比
說白了,基金投資的標的就是股票、債券等各類資產,如果這些資產的整體表現都不好,那么期待基金能夠大漲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在對比的時候也要注意看基金的主要投資范圍。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買的是股票型基金,那我們就不適宜去跟債市的整體表現進行對比,而是要去看股市的整體表現。
跟同類型基金進行對比
我們都知道,基金的類型有很多,全市場的基金數量更是已經有上萬只了。正如那句話“沒有人能夠永遠拿冠軍,但總有人能拿冠軍”,所以我們去看全市場的業績榜單,會發現總有業績非常亮眼的基金。這時候一對比自己手上的基金,心理落差就會很大:自己的基金業績怎么這么不給力。但基金類型、投資范圍都不一樣,只拿業績進行對比顯然不合適。
而且,收益跟風險是一對雙生兒,我們在羨慕高收益的同時,也要知道背后隱藏著的高風險、高波動。如果我們承受不了,選擇了穩健型的基金,那么就要接受收益稍落下風的現實。
所以,要知道基金經理的真實投資水平,就需要把基金放到同類型的基金當中進行比較。如果同類排名靠前,那么一定程度上說明基金經理投資能力還是可以的。通過把基金跟整體市場進行對比、跟同類型基金進行對比,那么我們就基本能夠客觀地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作為持有或贖回基金的參考。
03
最后,看看未來的資金使用計劃。
如果不著急用錢,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去向,那么不妨繼續持有,爭取用時間換取期待中的回報。留言的小伙伴買入的是持有期型基金,也就是說,持有期滿之后任意時間都可以贖回了,即使未來突然有需要用錢的地方,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到這里,我們就可以回答文章開頭的提問了:如果仍然看好債市未來的投資機會、也認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這部分資金也沒有必要的用處或者更好的投資去向,那么可以考慮繼續持有手里的偏債型FOF基金。
總的來說,在考慮“繼續持有還是贖回轉換”的問題時,以下三點是通用的:
是否還看好基金的投資方向
客觀了解基金業績,是否還認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了解未來的資金使用計劃
大家不妨收藏起來,下次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拿出來對比看看哦!
上一條:美股異動能鏈智電NAAS.US漲超6%觸及日內高點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