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健康生活理想血壓
全國高血壓日

10月8日
今天是第26個“全國高血壓日”。
今年的主題為“健康生活,理想血壓”。
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根據新的高血壓防治指南,
最佳正常血壓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
正常高值血壓范圍為收縮壓120至139mmHg/舒張壓80至89mmHg。
高血壓為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
鑒別高血壓的三種方法
診室測量血壓:
未使用降壓藥,非同日三次血≥140/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24h動態血壓:
24h平均血壓≥130/80mmHg
白天平均血壓≥135/85mmHg
夜間平均血壓≥120/70mmHg
家庭自測血壓:≥135/85mmHg,與診室血壓140/90mmHg相對應。
高血壓是如何傷害身體的?
對心臟的影響:一方面,血壓升高,血管變細,阻力變大,給心臟帶來了額外的工作負擔。心臟為了工作需要變得肥大,出現左心室肥厚,但隨著高血壓進展,心臟最終仍然不堪重負,出現心力衰竭,導致死亡。另一方面,高血壓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變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就是俗稱的冠心病。心肌缺血也可引發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可直接導致猝死,也會引起和加速心力衰竭,最終死亡。
對大腦的影響:高血壓會損傷腦血管。如果腦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就叫“腦溢血”;或者腦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導致腦梗死,就是俗稱的“中風”。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引發的腦組織損傷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根據腦組織損傷發生的部位不同,患者的結局也不同:受腦部支配的一切功能都有可能發生障礙,或者徹底喪失。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4到6倍。80%的腦梗死與高血壓有關。
對腎臟的影響:腎臟是血液系統的過濾器,通過調節排出身體的水量和物質,可以起到調節血壓、代謝有害物質的作用。腎臟內部密集的小血管網很容易被高血壓損傷,一旦腎功能下降,腎臟調節血壓的功能受損,就會進一步使血壓升高,進入惡性循環,最終發展為腎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癥。尿毒癥致使有害物質和多余的液體在人體堆積,患者不得不靠持續透析延續生命,直至死亡。
高血壓常見誤區
“白大衣”高血壓
到醫院因為緊張等導致測量血壓值明顯升高,回家后多次監測血壓均正常。對于這種特殊的情況,醫學上稱之為“白大衣高血壓”。
“隱匿性”高血壓
患者實際上患有高血壓,但是在診室測量的時候血壓沒有顯示超標,往往容易被漏診。因此,養成自己在家測量血壓的習慣,能夠及時發現高血壓,及時得到治療。
年紀大了血壓高點是正常的?
這一錯誤認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導致部分患者無法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事實上,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并無年齡劃分。推薦65~80歲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夠耐受治療,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就應該開始藥物治療。
吃降壓藥到血壓正常就可以停藥了?
有的高血壓患者認為,吃了降壓藥把血壓降至正常,意味著病治好了,就可以停藥。殊不知,血壓在停藥后,會再次升高,而間歇用藥更易引起血壓波動,對心臟、大腦、腎臟等器官的損害愈發嚴重。目前,醫學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壓的良方,因此高血壓患者通常需要終生服用降壓藥。用藥還有一個誤區就是頻繁更換降壓藥,有些患者在服藥后,幾天內沒有看到效果,就會要求醫生更換降壓藥物,使血壓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實際上,大多數長效降壓藥物需要連續服用2~4周才能充分發揮降壓效果,達到最大療效。因此,要遵從醫囑,服藥一段時間后再評估降壓效果。
吃降壓藥會產生耐藥性?
這是一種錯誤而且危險的觀念。首先,降壓藥不是抗生素,不會產生“耐藥性”。其次,有些高血壓患者,開始只用一種降壓藥,過幾年后需聯用兩種降壓藥。這不是耐藥了,而是隨著年齡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血壓比原來更高了。而且血壓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腎損害。
)article_adlist-->
掃碼關注
更多健康知識
)article_adlist-->
上一條:海通國際-歐普照明-603515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