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解壓玩具“捏碎”煩惱卻存在“甲醛超標”隱患
最近,一款名為“捏捏”“捏捏樂”的解壓玩具,在年輕人中頗為流行。然而,這種玩具背后也存在安全隱患。6月5日,江蘇省消保委發聲,提醒消費者警惕安全性無法保障的“三無”產品,并呼吁商家堅持“安全第一”拒絕過度營銷,監管部門完善市場準入機制。
通訊員 拉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解壓玩具可能“甲醛超標”
所謂“捏捏”或“捏捏樂”,是一種慢回彈解壓玩具,其制作材料通常為硅膠和色膏,可做成消費者喜歡的各種形狀,如面包、水果等食物,貓狗等動物。6月5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多個電商、社交平臺搜索“捏捏”,都跳出來不少選擇。這些“捏捏”色彩豐富、形式多樣,外觀逼真可愛。看上去是綿軟的材質。有網友表示,拿在手里肆意捏弄,有一種煩惱和壓力一捏就碎、盡在掌控的感覺。
記者搜索發現,這些“捏捏”的銷售數量不錯。有店方表示“銷量過萬”“上萬粉絲”,好評率在90%以上。
不過,也有網友在熱帖中提醒“捏捏”甲醛超標。在某社交平臺,有網友表示,又是長痘,又是結膜炎,心里舒坦了,身體卻亮起了紅燈。還有“捏捏”賣家表示,因制作“捏捏”導致身體不適,最終選擇閉店。
平臺提醒:部分產品含有毒物質
記者搜索“捏捏”時,某平臺跳出一條醒目的提示:“部分產品含有毒物質,請避免大量接觸與誤食”。
據《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報道:一些解壓玩具的材質注明為TPR。這種材料為熱塑性橡膠,回彈性和耐磨性都不錯,但TPR材料的制作須添加增塑劑,如果使用的TPR材料不合格或者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玩具就可能會出現鄰苯超標,也可能因著色劑引入有害物質及其他不被相關法規許可的物質。
有部分個人賣家銷售的“捏捏”為純手工制作,且使用的材料為食品級硅膠,商家也會在店鋪主頁內說明這些信息。然而,更多賣家只在乎“捏捏”外表是否可愛,并不在意也很難保證材料的安全性,他們大多是買來膠水等材料自己在家制作。雖然很多都聲稱自己使用的是“食品級材料”,但線上流通的不少“捏捏”都是“三無”產品,安全性無法保障。
省消保委建議:
解壓類產品加強質量監管檢測
江蘇省消保委分析,“捏捏”的火爆出圈反映了當下不少消費者關注商品帶來的情緒價值,愿意通過消費滿足情緒需求。然而,新奇的“捏捏”絕非解壓放松的最優選,其實暗藏風險:
一方面,“捏捏”價格水漲船高,部分手工制作“捏捏”甚至引入預售、二手拍賣等營銷手段,消費者沖動盲目消費,看似在為解壓買單,實則在為經濟增負。
另一方面,現階段“捏捏”生產及銷售渠道混亂,經營主體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材料安全性無法保障,且頻繁揉捏還會使灰塵、細菌附著玩具表面;部分食品仿真類“捏捏”做工以假亂真,對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而言,存在誤食吞咽危險。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呼吁:消費者應選擇資證齊全的正規渠道,樹立理性消費觀念;家長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看護和陪伴,防止未成年人誤食;商家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選用無毒無害材料制作正規合格、符合標準的玩具產品,明確標注廠家、質量合格證等相關生產信息,拒絕過度營銷;監管部門要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加強對解壓類產品的質量監管和檢測,督促相關互聯網平臺做好對商家的入駐審核和經營管理。
上一條:黃仁勛為何急著官宣英偉達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新科普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