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是不是防治近視“神藥”?誰將領跑百億市場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在眾多眼科疾病中,近視最牽動人心。2020年國家全面開展的近視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近些年,不少藥企瞄準近視防治的需求,其中有“近視神藥”之稱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成為眼科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3月,興齊眼藥自主研發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正式獲批上市,用于延緩球鏡度數為-1.00D至-4.00D(散光≤1.50D、屈光參差≤1.50D)的6至12歲兒童的近視進展,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批用于延緩兒童近視進展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
由于近視人數大,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被業內認為有望成為下一個大明星單品。除了興齊眼藥,國內還有恒瑞醫藥、兆科眼科(6622.HK)、歐康維視生物(1477.HK)、歐普康視(300595)等上市公司布局有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研產品。也有眼科專業人士提醒,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并非“神藥”,不能盲目使用。
誰能再接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的“藍海富貴”?
阿托品原本用于散瞳驗光藥物,臨床應用常用1%硫酸阿托品用于檢查眼底前以及驗光配鏡屈光度檢查前的散瞳。近些年,有研究發現,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可以“老藥新用”,通過松弛睫狀肌等多種機制,達到緩解近視的作用。
在興齊眼藥獲得正式批準之前,國內的山東省眼科醫院、興齊眼藥、愛爾眼科、何氏眼科等機構或企業也擁有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不過作為院內制劑在使用,比如愛爾眼科在5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提到,公司本身擁有0.05%濃度阿托品院內制劑,同時也提供0.01%濃度阿托品產品。
隨著相關產品的正式獲批,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商業化前景也頗受期待。國盛證券研報預計,若興齊眼藥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2024年順利獲批上市,參考后來者的審批進度,公司有望獲得近2年的產品獨占期,為公司業績帶來較大彈性。基于2024年順利獲批的情況,假設該產品上市首年滲透率快速提升,預計興齊眼藥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024年收入有望達到約15億,在滲透率逐步提升的情況下,在2030年收入有望達到約68億元。
西南證券研報預計,到2026年阿托品市場規模約在52.9億至203.9億元之間。面對這一百億藍海市場,國內已經有多家藥企布局。
緊隨興齊眼藥之后的是兆科眼科。2023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的低濃度阿托品NVK002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藥申請文件。由于中國相關監管機構頒布相關注冊分類的新政策及法規,公司正在等待相關受理及注冊指引的細則。2023年6月,兆科眼科合作伙伴還宣布,NVK002的新藥申請獲得美國FDA受理。
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歐康維視生物的OT-101也是一款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6月,該藥已完成678名患者的全球三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組、多中心臨床試驗入組,預計今年將繼續推進三期臨床試驗。
A股上市公司方面,恒瑞醫藥的阿托品HR19034滴眼液也處于三期臨床試驗階段,但2023年財報并未披露該藥的詳細或最新信息。歐普康視在2023年財報中提到,控股子公司歐普視方的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啟動三期臨床試驗。該公司在6月5日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還表示,三期試驗完成可申報NDA,四期臨床是新藥上市后的進一步研究。
齊魯制藥并非上市公司,其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也于2022年8月獲得臨床默示許可,用于延緩兒童近視發展。
近視目前無法治愈,莫迷信“近視神藥”
早在2022年6月,市場曾傳出“互聯網醫院將限制開具院內制劑阿托品”。同年7月,興齊眼藥全資子公司沈陽興齊眼科醫院也通知,即日起,互聯網醫院暫停處方院內制劑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患者如果有需要可至興齊眼科醫院實體醫院處方。
,興齊眼藥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正式在阿里健康大藥房首發上線。
由于“近視神藥”的標簽,部分家長選擇自主購買藥物給孩子使用,這并不科學。2021年10月,國家衛健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提醒,近視兒童青少年,在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鏡減緩近視進展時,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按照醫囑進行。
愛爾眼科在投資者活動上曾提到,低濃度阿托品的作用值得肯定,但不能神化,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同時需要隨訪觀測。興齊眼藥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也強調,公司產品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不含抑菌劑,開啟后多次使用有造成感染的風險,請按說明書使用,不建議分多次使用。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今年3月發布的一篇科普文章介紹,一旦近視,目前全世界都是終身無法治愈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只能算矯正和控制近視的方法而已。必須強調的是,讓孩子平時多多注意用眼習慣,多增加戶外活動、堅持做到閱讀做作業時一尺一拳一寸,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后,抬頭遠眺20英尺外至少20秒。
上一條:海外網評:中外游客“雙向奔赴”彰顯開放活力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