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健康江西行:擦亮熱敏灸中醫新名片讓熱敏灸惠及更多老百姓
“我已經腰疼很多年了,之前吃過很多藥效果都不好。現在接受了兩次熱敏灸治療后,腰也不疼了、干活也有勁了。”初冬時節,走進江西上饒市德興市花橋鎮中心衛生院,患者朱宗福正躺在床上接受熱敏灸治療。

談及熱敏灸的治療功效,花橋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林志華自豪地對記者說,“我們的熱敏灸1個療程是3天,一般情況下做2~3個療程,患者的腰腿痛、頸椎病、膝關節炎等疼痛疾病就能得到痊愈,而且痊愈之后的復發率很低。”
熱敏灸治療為疼痛患者送去福音
剛剛做完熱敏灸治療的周先生正在樓梯間活動,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抬起腳輕輕踏上樓梯,“自從2018年查出膝蓋運動損傷之后,平時上下樓梯都會疼,我先后去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很多大城市治療,但是治療效果都不好,這次來花橋衛生院也是聽了朋友的推薦。”
林志華站在周先生旁邊,溫柔地鼓勵說,“你大膽走,放開步子走,保證你的膝蓋不疼。”將信將疑間,周先生慢慢地放開了步子,在樓梯上走了幾個來回,走路的速度和動作也自然了很多,“果真不疼了,這個熱敏灸治療還真挺有效。”周先生驚奇不已地說。
看著周先生又驚又喜的模樣,林志華向他介紹起醫院的熱敏灸治療情況,“我們開展熱敏灸治療已經有4年時間了,平均每年為7000多位患者提供熱敏灸治療。”林志華繼續說,熱敏灸不但能治療腰腿痛、頸椎病、膝關節炎這類疼痛疾病,還能治療胃脘痛、周圍性面癱、原發性痛經、皰疹后遺神經痛、過敏性鼻炎等其他疾病。
熱敏灸治療成為江西中醫藥新名片
據了解,花橋鎮中心衛生院的熱敏灸技術是由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陳日新教授團隊發現、創立并推廣的。1988年,陳日新團隊臨床研究發現,人體在疾病或亞健康時,相關穴位會發生熱敏化,對這些熱敏穴位施以艾灸時,患者會出現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非熱覺等6種熱敏現象。
2006年,陳日新團隊在繼承《黃帝內經》穴法的基礎上,提出了“腧穴敏化”“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等學說,建立了“敏消量足”的灸量標準,創立了辨敏施灸的熱敏灸新技術,構建了熱敏灸理論體系,為灸療臨床和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據了解,熱敏灸技術因采用懸灸、不接觸人體、安全有效、無毒副作用等特點,深受患者歡迎,是綠色醫療的典型代表。該項技術開創了一條治療疾病的內源性熱敏調控新途徑,形成了“北看天津針、南看江西灸”的發展格局。
如今,熱敏灸已成為江西中醫藥領域的一張名片,是江西省中醫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創新成果,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熱敏灸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8年7月12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發布公告,《熱敏灸技術操作規范》被批準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組織標準。
熱敏灸治療在贛鄱大地多點開花
為更好更快地推廣普及熱敏灸技術,打通熱敏灸艾條等院內制劑在醫療機構調劑使用等政策瓶頸、暢通熱敏灸技術在基層推廣的渠道、提高聯盟醫療機構使用熱敏灸技術服務的積極性,《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熱敏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調劑使用的通知》《江西省醫療保障局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支持熱敏灸醫療服務項目發展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相繼出臺。
近年來,江西省熱敏灸產業發展初有成效。2022年江西省艾草種植面積達7.8萬畝,較2019年增長166%,初步形成撫州、九江、上饒、吉安四大艾草種植區。江西各地圍繞熱敏灸技術積極開展中醫藥地方標準研究,創新立項熱敏灸技術標準14個,其中《熱敏灸技術操作規范》被批準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組織標準。
據了解,2022年江西省縣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熱敏灸收入達5051萬元,從事熱敏灸醫護人員達2137人,床位達3422張,診療患者達97.3萬余人次。武寧、泰和、玉山、高安等4家中醫院已經高標準建成熱敏灸區域診療中心,輻射面積達5萬平方公里。
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江西省衛健委將繼續完善產業標準化和服務體系,激發創新活力,發揮熱敏灸技術特色優勢,鼓勵熱敏灸具及相關設備研發推廣,加強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育,開展熱敏灸技術培訓班,并持續完善熱敏灸產業鏈,進一步將熱敏灸與康養、旅游、養生等相結合,促進熱敏灸產業發展。
上一條:首屆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和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簽約701億元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