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建設東北亞中心城市,“國際沈”官宣起步
文/老魚兒
該怎么成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對于這個問題,沈陽即將給出“明確答案”。
2月18日,沈陽市將舉辦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發布活動。值得密切關注的是,在本次活動中《沈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即將發布。朝向著頂層設計中的城市定位邁進,沈陽將官宣正式啟程。
2024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沈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規劃正式提出“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是沈陽歷版總體規劃中,首次獲批具有國際化定位的城市性質,這標志著沈陽乃至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發展,由此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國際化階段。
把握好這歷史性機遇,是沈陽這座城市身上肩負的一個時代重任。
沈陽市對此迅速反應。在規劃獲批復后的三個月內,沈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沈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行動綱要(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如今看來,經過一個多月的意見征集之后,《綱要》已經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根據之前的征求意見稿,2025—2027年將是沈陽打造東北亞國際中心城市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沈陽將以搭建國際化平臺、營造國際化應用場景為重點,提高在東北亞地區的要素匯聚、產業競爭、對外交往水平。
而在本次的活動中,與東北亞國際化相對應的招商發布,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活動將圍繞“一高地、一樞紐、四中心”推出重磅應用場景和招商項目。還有一批重點項目進行現場簽約,涉及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信息技術、食品、能源等產業領域。
這樣的項目布局,和沈陽市目前的優勢產業相匹配。
如近年來,沈陽推動傳統優勢裝備產業向高端化升級,2024年高端裝備占裝備制造業比重達到40%以上;在汽車產業上,沈陽以華晨寶馬為鏈主進行上下游產業鏈深耕。2024年,總投資200億元的華晨寶馬大東工廠升級改造項目又簽約落地。
這些優勢產業的發展,也確實為沈陽帶來了不少新的動能。2024年,10大重點產業集群規模突破萬億,千億產業集群數量達到5個。航空航天、集成電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9.6%、45.9%和130%。
沈陽的年生產總值已經突破9000億大關,達到9027.1億元。這個數字同比2023年增長了5.2%,增速連續3年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由26.8%提升至27.7%。
這也讓沈陽有機會在不遠的將來沖刺萬億GDP,和大連雙雙攜手邁入“萬億城市俱樂部”,成為東北地區城市經濟規模的領頭羊。
沈陽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已經引起了東北亞地區內海外企業的極大興趣。據介紹,此次招商活動采取“1+5”形式,即1個主會場設在中國沈陽,5個分會場分別設在日本東京、韓國首爾、俄羅斯莫斯科、德國慕尼黑和中國香港地區,主會場和分會場同步進行。
上一條:含權基金業績明顯回暖廣發基金旗下17只產品凈值創新高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