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AI醫療表現強勢相關減持引發市場關注
DeepSeek熱潮催化AI應用板塊強勢上揚,作為AI技術與民生緊密結合的關鍵方向,AI醫療成為近期市場新熱點,2月以來相關概念股股價躥升。不過,在AI醫療板塊強勢上漲的背后,多家被投資者追逐的公司卻陷入業績虧損或大幅下滑的境況,與此同時,一些公司的減持解禁情況也引發關注。
AI醫療概念股走強
另一家醫療信息化企業創業慧康也于2月9日在官方公眾號宣布,公司積極探索以DeepSeek為主的新一代大模型與醫療應用場景的結合。創業慧康聯合每日互動、浙江省智慧醫療創新中心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大模型+醫療、可信數據空間及行業標桿打造,開啟“AI+醫療”新范式。二級市場上,該公司股價2月以來漲幅超66%。
業績普遍預虧預減
AI醫療行情火熱的同時,板塊內上市公司卻普遍陷入業績預虧預減的困境。
華大基因此前公告稱,預計公司2024年度營業收入約38.00億元至40.0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8.04%至12.64%,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9.20億元至-7.50億元。
萬達信息在2024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減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提升約15%至34%。同時,受行業環境、競爭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客戶信息化預算投入階段性承壓,營業收入規模同比下降約13%至21%。公司通過持續推進降本增效舉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費用總體支出規模同比下降,運營效率提升,但營業收入仍無法覆蓋運營成本及固定費用開支,導致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
金域醫學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0億元至-4.50億元,將出現虧損;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5億元至-2.25億元。該公司在業績變動原因中提到,報告期內,由于業務收入不及預期,公司固定成本較大,導致經營杠桿效率下降。由于部分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導致產生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較大,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4年擬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約6.50億元至7.20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除了上述公司,迪安診斷、貝瑞基因、塞力醫療、創業慧康等公司均預計2024年虧損過億元。
此外,一些公司雖預計2024年度實現盈利,但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例如衛寧健康預計2024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00萬元至120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0950萬元至14950萬元,但從變動幅度看,同比降幅分別為77.65%至66.48%和67.07%至55.05%。潤達醫療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291萬元到5149萬元,同比減少81.16%到84.3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97萬元到2636萬元,同比減少82.36%到85.29%。
多家公司股東高管減持
除了業績問題,一些概念股的減持情況也引起投資者關注。
2月13日,衛寧健康披露,近日,公司收到高級管理人員孫嘉明出具的《關于完成股份減持計劃的告知函》,其此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成。公告顯示,孫嘉明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于2月10日以均價10.19元/股減持30萬股,于2月12日以均價10.56元/股減持30萬股,合計減持60萬股,占總股本的0.0275%。
創業慧康公告稱,2月10日,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葛航出具的《告知函》,獲悉其減持計劃已經實施完成。公告顯示,1月13日至2月7日,葛航通過集中競價方式,以均價4.15元/股減持1544.42萬股,減持比例約為1%。
稍早前,塞力醫療披露了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計劃。1月22日,塞力醫療公告稱,上海盎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盎澤太盈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塞力醫療14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33%。上海盎澤根據自身投資規劃安排,計劃于該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所持公司股份,減持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上一條:浙江首發經濟服務平臺上線激發消費動能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