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彩訊股份高級副總裁楊安培:AI在未來3-5年將重塑一切,應率先形成良性閉
12月12日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發展論壇暨21世紀科技年會上,在“中國企業,揚帆出海”為主題的圓桌討論環節,彩訊股份高級副總裁楊安培分享了對迎接AI大模型趨勢的思考。

他介紹道,彩訊股份成立于2004年,2018年在創業板上市,是一家致力于幫助B端客戶做數字化轉型的公司。旗下產品線有協同辦公、智慧渠道、云和大數據三大類,公司累計服務了接近1500家企業客戶,主要集中在運營商、金融、能源、交通等行業。
隨著2022年底AI大模型的出現,彩訊股份是國內在應用領域率先作出反應的公司之一,用AI將傳統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升級,逐漸打造了一整套基于大模型產業鏈的AI全棧服務體系。
回顧來看,他指出,數字化轉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22年底以前,國內數字化轉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很多公司已經將管理流程、生產流程等遷移到數字世界,極大提升了運營、管理和生產效能,也涌現了一大批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場景和業態。
隨著2022年末AI大模型技術出現,數字化有了新內涵。楊安培分析,第一是對于物理世界的數字化表達更加高效和完整;第二,人機溝通方式向人與人的溝通方式轉變;三是數字世界具備了理解和推理能力。因此AI將會給所有場景注入新的變量,將過去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因為AI變量的出現,所有公司都重新要思考自己的業務。不思考就會落伍,因為技術發展的本質是提效、創新。
楊安培認為,當前大模型仍面臨落地難的問題,大模型具有泛化性,訓練過程中沒有納入企業的內部數據,因此無法直接用于企業內部場景。
“所以彩訊在AI生態中的定位是企業AI應用閉環的構建者。”他續稱,“基于這個定位,我們會更加切題地思考在哪些場景注入AI后會發生良好結果。我們的優勢在于深入理解用戶場景和積極研究AI技術并重。企業客戶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大模型,而是基于大模型進行微調和訓練出來的行業模型和企業模型。為此,我們構建了AI的全棧服務能力:底層是智算中心解決方案,能提供先進的智算中心組網解決方案、大型智算中心集群管理平臺及訓推加速解決方案;中間層是面向客戶訓練和微調行業模型和企業模型,并完成AI應用閉環構建的Rich AIBox平臺及服務;最上層是提供解決方案和產品。”
對于技術突破對行業帶來的挑戰,楊安培分析,一方面,在服務客戶數智化轉型中存在的現象是將AI能力神化、泛化和AI場景模糊化的問題,大家對于如何將AI用在自身業務場景中的想法并不是很具體,而是模糊和感性的。另一方面,大模型技術發展很快,技術路線也很多,如何跟上技術發展趨勢,并根據場景和成本選擇最合適的技術路線變得尤為重要。此外,AI人才短缺,特別是好的算法人員和有模型訓練經驗的人才很稀缺。
“當然這些是每一項新技術出現初期都會面臨的難題,是現階段的挑戰,也會是門檻。對于彩訊來說,我們首先是做好技術和業務連接橋梁,更好地和客戶形成基于AI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共識,并能清晰描繪出目標遠景和技術實施路徑、降低溝通成本。其次是逐漸聚焦在某些場景和解決方案。在人才隊伍建設、技術沉淀和AI前沿技術的跟進上有的放矢。保持長期競爭優勢,更好應對當前挑戰。”他進一步指出。
楊安培總結道,AI在未來3-5年將重塑一切,這包括對客戶的服務方式甚至客戶需求結構都將改變。針對這些變化,核心是要找準自身的生態定位,找到天花板較高的場景,盡快讓行業模型、企業模型和應用、數據形成數據飛輪的良性循環。
上一條:美團企業版總經理康凱:供應鏈整合、場景管控、服務履約一體化讓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