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歌爾股份重啟歌爾微分拆上市,后者去年凈利下滑三成
終止分拆短短四個月后,歌爾股份重啟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
歌爾股份分拆歌爾微的計劃早在2019年就已有雛形,2022年底歌爾微順利過會,但過會之后歌爾微卻遲遲未提交注冊。和歌爾股份一樣,歌爾微的業務也很大程度依賴蘋果公司,因此在電子消費終端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去年歌爾微利潤再下滑超過31%。
到今年5月,過會一年半之后,歌爾股份正式終止了分拆歌爾微在創業板上市的計劃。但歌爾股份的分拆并沒有擱淺,A拆A遇阻后,歌爾微轉戰港股。
A股撤單4個月后,歌爾微再被分拆轉戰港股
9月13日晚間,歌爾股份公告再次推動對歌爾微分拆上市的計劃,這一次分拆歌爾微上市的地點由深交所創業板轉到了港交所主板。
歌爾股份的分拆計劃早在2019年就開始籌備,當時上市公司分拆新規正式落地,A股開始資產裝入歌爾微。2020年11月,分拆歌爾微的方案經過董事會審議。一年之后,2021年12月,深交所正式受理歌爾微的上市申請。
2021年1月,重組后的歌爾微完成股份制改革,彼時歌爾股份直接持有歌爾微95.88%的股份。此外,歌爾股份實控人姜濱的弟弟姜龍出任歌爾微董事長,在歌爾股份任職十余年宋青林出任董事兼總經理,姜龍和宋青林各自持股2.06%。
隨后,在遞表之前,歌爾微進行了Pre-IPO輪融資。2021年3月,青島創新、共青城春霖、青島恒匯泰等14名機構股東及唐文波共向歌爾微增資21.5億元,增資價格為35.49元/股,合計取得歌爾微電子增資擴股后的10.4075%股權。當時歌爾微的估值約為206.5億元。
不過,歌爾集團與共青城春霖、春霖投資、國維潤信等同時簽訂了對賭協議,約定歌爾微在2023年6月底之前完成上市,否則共青城春霖等投資方有權要求歌爾集團等方面以約定的回購價款回購投資方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在歌爾微此次引入的股東中,青島創新由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持股100%,其以5.5億元成為該輪出資額最大的戰投方。青島恒匯泰、榮成城建、建投投資、建銀天津也為登記的國有股東。此外,中信建投資本、中金啟辰、基石資本、建銀國際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也參與其中。
2022年10月19日,歌爾微順利過會。但此后歌爾微的IPO卻再無進展,公司遲遲未提交注冊。據深交所網站顯示,2023年3月因財務數據過期,深交所曾中止對歌爾微發行上市的審核,直到6月歌爾微完成更新后,深交所重新恢復審核。
不過在過會半年仍然沒有實現上市時,姜龍也從歌爾微離開。據天眼查App顯示,2023年4月,歌爾微的法定代表人由姜龍更換為宋青林,同時姜龍辭去了歌爾股份的副董事長、董事及總裁職務。在9月14日歌爾股份披露的分拆預案中,姜龍已經不再持有歌爾微股份。
2023年9月,歌爾微最后一次更新了財務數據。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及歌爾微為何還不能上市?歌爾股份董秘徐大朋表示歌爾微的上市工作仍在推進之中。但最終,歌爾股份還是在今年5月22日正式公告終止了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
短短4個月后,歌爾股份轉向港交所,重啟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截至預案披露時,歌爾股份直接持有歌爾微87.75%的股份,是歌爾微的控股股東。姜濱和胡雙美夫妻二人是歌爾股份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歌爾微的實際控制人。歌爾微前次創業板IPO的保薦機構中信建投目前也是歌爾微的前十大股東之一。
蘋果印鈔降速,去年歌爾微利潤下降31%
歌爾股份的主營業務分為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產品包括聲學、光學、微電子、結構件等精密零組件,VR/AR相關產品、TWS智能無線耳機,以及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產品。
眾所周知,歌爾股份是A股果鏈三巨頭之一,2010年開始,歌爾股份便切入蘋果供應鏈,為蘋果提供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產品。時至2018年,歌爾股份拿下蘋果AirPods 30%的代工份額,成為AirPods全球第二大代工廠。
但最近幾年,果鏈的舒適圈也不再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了。2021年至2023年,歌爾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2.21億元、1048.94億元和985.74億元,增長失速。此前,歌爾股份一度陷入蘋果砍單風波,再加上全球消費電子行業低迷傳導來的壓力,終端需求不足最終導致近三年歌爾股份凈利潤由2021年的42.75億元收窄至2023年的10.88億元。
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收入下滑超過10%,但凈利潤卻大幅回升,達到12.25億元。對此歌爾股份認為主要是由于產品結構變化帶來的造血能力提升,公司認為伴隨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的緩慢復蘇,公司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以及智能硬件業務板塊中的VR/MR/AR、智能可穿戴等細分產品線業務均實現增長。
被分拆的歌爾微是歌爾股份體系內唯一從事 MEMS 器件及微系統模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根據此前創業板的招股書,歌爾微的計劃是通過IPO募集資金31.91億元,分別用于智能傳感器微系統模組研發和擴產項目、MEMS傳感器芯片及模組研發和擴產項目、MEMSMIC及模組產品升級項目。
和歌爾股份一樣,歌爾微的業務也十分依賴蘋果公司。前期,歌爾微深度綁定歌爾股份,產品主要通過歌爾股份進行代銷、代采,2020年關聯銷售占比接近88%,二者的主要客戶也存在一定的重疊。
2021年,歌爾微分拆獨立之后,有意減少與歌爾股份之間的關聯交易,蘋果逐漸成為歌爾微直接的第一大客戶。2021年和以及2022年半年,歌爾微都有超過半數的收入單一的來自蘋果公司。
電子消費行業的疲軟減緩了蘋果的印鈔速度,半壁江山依賴蘋果的歌爾微也受到了沖擊。2021年歌爾微收入規模觸頂,達到33.48億元,到2023年收縮至30.15億元。與此同時,歌爾微的盈利水平受到擠壓,歸母凈利潤由2021年3.29億元減少至2.26億元。
上一條:致殘率高、疾病負擔重,我國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生物治療缺口仍存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