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超半數上海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97%以上申城居民達標《國民體質測定標準
據最新發布的《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三年行動計劃》評估總結介紹,截止到2023年底,上海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50%左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超過97%。

從2021年開始,市體育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共同制定實施全國首個探索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的專項計劃。
三年來,上海在全國首創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市體育局、市衛健委共同建成智慧健康驛站,完成全國首批社區運動健康中心建設試點任務,并共同組織“體醫交叉培訓”。
同時,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運動健康師,建立運動健康師與社會體育指導員之間的互認機制。
市衛健委副主任陸韜宏昨天告訴記者,近年來推行的“體醫融合”納入“健康上海行動”,推動了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發展,提升了市民運動健康素養水平。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底,上海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50%左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超過97%。
在新一輪運動促進健康計劃中,上海將進一步深化體醫融合,提高申城市民的運動健康素養。
“衛生健康和體育部門將以新一輪《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持續推動‘體醫融合’模式創新,助力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未來三年,上海將從強化法治保障、提升服務能力、加強科普宣傳等三方面,推動“體醫融合”發展。
“市衛健委、市體育局組織開展的多期‘體醫交叉培訓’,既培養能提供科學運動建議的社區醫生和指導慢病患者體育鍛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也能通過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發揮體育鍛煉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讓社區醫生成為‘運動是良醫’的踐行者和推廣者。”
在提升服務能力方面,上海將強化專家智庫對“體醫融合”的技術支持,鼓勵開展‘體醫融合’研究與實踐。
上一條:《從能耗大戶到低碳先鋒——智能互聯照明賦能建筑節能降碳》白皮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