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寧王進京,要和小米“強強聯合”?
寧德時代$寧德時代$一舉一動,都牽動著電池行業和市場的心。
3月8日晚間,北汽藍谷$北汽藍谷$發布的一則公告,標志著傳聞兩個月的“寧德時代落戶北京”官宣落地。
此次寧王進京,是以合資建廠的形式。按照公告,寧德時代將與北汽海藍芯、京能科技、小米$小米集團-W$汽車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時代”),其中寧德時代出資5.1億元,占比51%。合資公司成立后,將在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直至此次印證,也是出自合資方的公告。截至發稿,寧德時代方面一直沒有對外發聲,也沒有披露北京工廠項目的有關信息。
和車企合資建廠,是電池企業深度綁定下游客戶的常見動作。除了老客戶北汽之外,寧德時代車企朋友圈的新成員、出資占比5%的小米汽車,也是這次動作的重要看點——在京的新老客戶,能否加持寧德時代的市場地位?
行業老大,拿下新山頭
對于已在全球擁有13個生產基地的寧德時代來說,建廠算不上新鮮事。
關鍵問題在于,這次建廠擴產背后,寧德時代,乃至整個動力電池行業近期的產能利用率并不樂觀——產能過剩成為企業頭上一朵沒被撥開的陰云。業績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22年全年電池系統的產能利用率為83.4%。2023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降至60.5%,到2023年第三季度,數據提升至70%左右,仍未回到高位。
“這次北京建廠是一種合資擴產,這對寧德時代的影響肯定是正面的。”行業研究機構鑫欏鋰電研究員陳雷雨認為,這種深度綁定可以鎖定下游車企客戶未來的供應份額,相當于有了確定性的訂單,并且是合資建廠,車企也需要投資,整體的投資回報率可控。
“這可以算是寧德時代的一顆定心丸。”
此次合資方中,傳統玩家北汽是寧德時代的老客戶。北汽EU5車型搭載的就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芯,而旗下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極狐汽車,則是搭載寧德時代的神行超充電池。
新玩家小米汽車同樣選擇了寧德時代。2023年末,小米在汽車技術發布會上宣布,首款車型SU7將采用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寧德時代再添一位話題度極高的明星級新客戶。
從選址也能看出,寧德時代正在“無限”靠近上述兩家車企。公告顯示,北京時代的注冊地址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路南區N43地塊,距離小米汽車的注冊地不到10公里,而北汽藍谷、北汽海藍芯也都在這附近。
除了參與投資建廠的北汽和小米,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的“京圈客戶”還有理想汽車。公開信息顯示,理想是寧德時代2023年國內供貨量排名前三的車企。而今年3月初理想汽車正式發布的第一款純電MPV車型——理想MEGA,也是搭載寧德時代麒麟電池。
來京之前,寧德時代在國內布局了11個生產基地,但其中只有3個位于北方:青海西寧,山東濟寧、河南洛陽。面對未來的需求潛力,寧德時代此次在京建廠,是靠近北方市場、完善生產布局的一次拓土。
強強聯合?還為時尚早
此番來京建廠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寧王自帶的熱度,北汽、小米等相關方也貢獻了不少話題性——有觀點認為,這是一次巨頭之間的強強聯合。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鑫欏鋰電研究員陳雷雨說。“北汽新能源的發展處于轉型期,而小米汽車盡管熱度很高,但畢竟只是新勢力,真實的市場表現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事實上,承載著北汽集團新能源轉型期待的子公司北汽藍谷,財務業績連年處于虧損狀態,銷量更是不佳。根據該公司3月2日發布的子公司2024年2月份產銷快報,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兩個月的銷量為2733輛,同比下降超40%。而該公司2023年全年9.22萬輛的銷量,對比“蔚小理”,還遠談不上具備市場優勢地位。
至于小米首款汽車,外界對其銷量預期存在眾多說法。此前有多家媒體傳出:“按照雷軍的規劃,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計劃第一年銷售10萬輛,此后三年累計交付90萬輛。”但這一說法隨后被小米官方否認。
根據國金證券的研報,小米新車的年銷量預計7-8萬輛。也有其他行業分析師認為,年銷量預計是5-6萬輛。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小米新車在短時間內,還難以真正攪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
北汽和小米汽車銷量的不確定性,給新廠增添了潛在的風險。但在陳雷雨看來,動力電池市場整體需求依舊上漲,合資廠的產能未來也可以面向其他車企客戶,寧德時代來京的好處大于風險。
目前來看,這次進京建廠背后的關鍵詞更多是“穩”——穩住市場份額和傳統優勢。至于能否給寧德時代帶來突破性的業務增量,答案只能交給未來的市場。
雪小頑
蘇建勛
上一條:新一輪國企改革進行時,中國國企ETF517180.SH漲1.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