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月內超20名基金經理離任業內人士稱或多因素所致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業績處于沖刺期,但卻有部分基金經理選擇離任。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有超過20位基金經理離任,從在管產品類別來看,涵蓋股票型、債券型和指數型基金,涉及機構多達18家。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前處于公募基金年度業績關鍵時期,部分基金經理出現“撂挑子”情況,或為多種因素所致,包括但不限于業績壓力、個人選擇或機構內部調整等;同時,在基金業績沖刺階段,基金經理的離任或對產品業績產生部分影響。
月內超270只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11月27日,朱雀基金發布多份公告稱,副總經理林林因工作安排離任朱雀產業精選、朱雀安鑫回報、朱雀產業臻選等多只產品。
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有超過270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情況,其中,離任基金經理有23人;從這些產品所屬類別來看,涵蓋了股票型、債券型和指數型基金,涉及機構包括景順長城、天弘基金、新華基金、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德邦基金和匯豐晉信等公司。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當前處于公募基金業績沖刺階段,基金經理離任情況雖然常有,但在關鍵時期離任的卻并不多見。從今年市場表現來看,整體維持寬幅震蕩,賺錢機會并不明顯,部分基金經理臨近年末選擇離任或迫于業績壓力。
上海某公募基金相關人士分析,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板塊并未出現預期中的投資機會,相關主題基金業績也較差,結合近期部分基金經理的離任,或多與業績壓力有關。
不過,也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年末基金經理離任也可能與內部調整有關,或者是個人職業規劃選擇而已。
近日,北京某公募基金一位資深基金經理離任,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基金經理早期任職于銀行,后轉戰公募基金,擔任超過10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從這些產品的任職回報來看,除了1只為負收益外,其余多只產品業績均跑贏平均水平,最高任職回報更是超過240%。11月23日,該公司發布多份公告稱,該基金經理因個人原因解聘。
記者從該公司內部人士處獲悉,該基金經理的離任屬于提前內退,并不存在因業績壓力而選擇離任。
尚不涉及封閉期產品
由于當前處于基金業績沖刺關鍵時期,基金經理的離任頗受市場關注,除了會否對產品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外,還涉及到是否存在封閉期在管產品。記者根據月內離任的20多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統計來看,尚不涉及封閉期產品,但有基金經理擔任多只持有期產品。
Wind資訊統計顯示,11月23日,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劉江離任,而他在管的匯添富高質量成長精選2年持有期首次任職期間為2020年12月2日,截至目前已超過2年;此外,他所管理的基金中還有3只一年持有期和1只六個月持有期。
另有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持有期基金與封閉期基金不同,持有期基金僅對持有人的持有時間有所限制,但對申購時間并不存在限制,這與近日中基協發布的自律要求并不相悖。
近日,中基協發布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投資管理人員注冊登記規則》顯示,有多項情形之一的均不得注冊為基金經理,其中就包括無特殊情況管理公募基金產品處于募集期、封閉期內主動離職,且離職時間未滿24個月;未配合公司妥善完成工作移交或者無特殊情況管理公募基金產品未滿1年主動離職,且離職時間未滿18個月;以及短期內頻繁變換任職單位,即最近1家任職單位為公募基金管理人,3年內變換任職單位2次以上等。
針對封閉期基金或持有期基金的基金經理離任情況,有業內人士建議,可設置臨時開放期,把選擇權還給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內,還有多家公募基金新聘基金經理,具體來看,除了華西基金在月內新聘2名基金經理外,包括上銀基金、興銀基金、中航基金和東興基金等12家公司各新聘1名基金經理;整體來看,本月內有13家公募機構合計新聘了14位基金經理。
上一條:“同繪新藍圖”安順經開區航空裝備制造產業推介會在滬舉行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