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做美甲、玩露營、過生日:“銀發族”在海底撈玩得很嗨!
不久前,網友“大香”帶著爺爺奶奶驅車從外地來到開封萬博廣場的海底撈,想為69歲的奶奶過一次特別的生日。這是老兩口第一次吃海底撈,席間,一群海底撈員工推著鮮花和蛋糕走上前來,店里響起了熟悉的旋律,“今天你生日,送上我祝福……”,爺爺奶奶開心得直抹眼淚。
在10月23日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武漢的一群退伍老兵則組團玩起了露營。除了自己排練的歌舞,來自海底撈的火鍋美食、川劇變臉表演和生日慶祝一樣不少。歡聲笑語中,老兵們干練整齊的軍人作風絲毫沒丟,結束后現場一片垃圾都沒有留下。
近日,民政部發布了《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2.8億,占總人口的19.8%。按照聯合國關于老齡化的劃分標準,中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隨著基數的增長,“銀發族”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多位海底撈店經理表示,近幾年來,明顯感覺店里的老年人顧客增加了。
美團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50歲以上中老年消費者增速連續4年保持第一。“銀發族”越來越會懂得享受生活,他們開始走出去,到店用餐代替了在家做飯,吃飯社交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川粵等地方菜,小吃快餐和火鍋居“銀發族”品類消費前三。在海底撈,“銀發族”的口味偏好也很明顯,新一代番茄鍋、姬松茸菌湯鍋等清淡開胃的鍋底是他們的最愛,菜品方面偏愛蝦滑、滑牛肉、豆花以及土豆、山藥等根莖類蔬菜,撈面則常常是“銀發族”們的用餐結束前的保留選項。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均有店經理表示,在海底撈聚會已經成了一些“銀發族”顧客的生活日常。不少一線城市的退休老人有自己的社交賬號,探索和分享美食是當中的主要內容。他們與網絡沒有“時差”,海底撈的新產品、新活動甚至新玩具,都會吸引他們踴躍體驗。而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海底撈,老年人更多地出現在慶祝生日、節日的聚餐場合,“大部分老人第一次吃海底撈是和家人一起來的,會覺得有些新奇,但很快會喜歡上店里的氛圍,常常會自己再來店里組局。”洛陽一海底撈店經理表示。
無論在哪座城市,愛嘮嗑,希望被關注,是在海底撈用餐的“銀發族”們的共性表現。海底撈員工們的主動熱情的服務是他們最看重的。62歲的藍姐是廣州海珠區一家海底撈的常客,前廳所有員工都認識她。每當藍姐到店,熱情的招呼聲此起彼伏,店經理王先生立刻端出她愛吃的瓜子。藍姐對這種親切與妥帖非常滿意,每個月都要來三次以上。
海底撈每個月都會收到不少紙質感謝信,大多是“銀發族”顧客親筆手寫。在社交平臺上,一則“爺爺吃海底撈手寫感謝信”的短視頻獲得了上百萬點贊,留言區一網友評論道,“爺爺年輕時一定是個浪漫又有禮節有風度的先生”;李阿姨是鄭州某醫院的退休返聘醫生,常常來海底撈用餐的她和店里的員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聽說員工的家人生病,李阿姨急忙邀請員工到家里詳細詢問,提供了許多建議。在“與人為善”“以心換心”的處世態度上,海底撈和“銀發族”達成了高度一致。
杭州一海底撈門店的美甲師小秋表示,她服務的顧客里中老年女性顧客超過了三成,“許多子女帶老人來海底撈吃飯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們體驗一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到店后馬上會為媽媽排一個美甲號。”除此之外,年輕人在海底撈用餐時熱衷的過生日、打印照片、DIY火鍋菜等,也逐漸成為了“銀發族”樂此不疲的“趣味項目”。
在豐富日常生活,追求高質量的情感交流方面,“銀發族”其他群體的需求是一致的。而海底撈則為所有人營造了彼此靠近,交流情感的重要場所。
在10月23日重陽節到來之際,各地海底撈的家庭聚餐陡然升溫,員工們為到店用餐的老人們奉上菊花茶,拍下一張張全家福,送出祝福卡片和營養清淡的敬老菜品。海底撈的“人情味”化作對“銀發族”無微不至的關注,給一桌沸騰的火鍋增添其樂融融的氛圍感。
即日起至11月30日,海底撈開展了“敬老月”活動,為“銀發族”提供專屬用餐折扣,60歲以上的顧客到店用餐可享受8.8折優惠,70歲以上享受8.5折,80歲以上享受8折。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中國人對于長輩的尊重和珍視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們則希望通過一些服務上的創新,讓老年人在海底撈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樂趣,也讓家人之間的情感互相表達出來,更樂于分享彼此的生活方式。”
上一條:秋冬進補最佳時期到了中醫專家:亞健康人群調養有“膏”招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