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引種金銀花走出產業振興路

正值仲夏時節,甘肅定西市通渭縣15萬畝金銀花含苞待放,進入采摘旺季。一大早,通渭縣碧玉鎮新城村村民何福香手提竹籃,來到村里的種植基地,參加一年一度的金銀花采摘大賽。
“金銀花就要在花苞長足、開花之前抓緊采摘,一開花價格就下來了。”何福香從2018年開始種植金銀花,在龍頭企業和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她已經熟練掌握了從種植到管理、采摘的全流程技術,“我家今年種了5畝金銀花,按照目前的長勢和價格,每畝能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
通渭縣金銀花產業起步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2013年,定西市引進清涼沅金銀花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在全市6縣1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環境的43個點進行了金銀花試驗、示范種植。歷經4年時間,在充分掌握各種條件下金銀花的試驗、示范參數后,于2017年開始在通渭縣大面積推廣種植金銀花。目前,通渭縣金銀花種植面積達15萬畝,帶動農戶5.2萬戶。
通渭金銀花產業在短短10年內,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局面,這得益于當地實施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市場化營銷、品牌化發展的全鏈條產業路徑。
臨近中午,何福香與參賽的村民手提裝滿金銀花的袋子,在田間地頭的收購點排起長隊,稱重、領錢。在村民們回家吃午飯的同時,這些金銀花被就近運往清涼沅金銀花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設在鎮上的烘干加工廠,當天就被制成干花。
“為了保證‘通渭金銀花’干花品質,我們在全縣各村設置260多個固定和流動鮮花收購點,在11個鄉鎮建成12座金銀花烘干加工廠,通過村里收花、鄉鎮加工的服務體系,確保鮮花能及時收購烘干初加工。”清涼沅金銀花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耀告訴記者,這些干花被運往縣城的公司總庫,經色選廠分級后統一銷售。
記者了解到,在通渭縣的15萬畝金銀花種植基地中,均采取“五統一分”的方式進行管理,即統一種苗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田管標準、統一收購加工、統一品牌銷售和統一分戶管理,并按照勞動力入股分紅、資金入股分紅、土地入股分紅方式聯農帶農,帶動農戶增收。
“通渭因為獨特的土壤和氣候自然資源稟賦,再加上全產業鏈的標準化管理,通渭金銀花已成為‘道地藥材’,其主要藥用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高于《中國藥典》標準2倍至3倍。”中國經濟林協會金銀花分會會長李衛東說,通渭已成為我國第四大金銀花主產區,形成了西北地區最大的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金銀花種苗繁育基地、金銀花產品生產和供銷基地。
目前,通渭金銀花已發展形成了上游科研院所駐點培育種苗、合作社帶動農戶種植,中游由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加工,下游與中醫藥企業合作對接、同市場研發新產品的一體化發展鏈條。
6月28日,通渭縣依托東西部協作幫扶政策建成的膠州·通渭金銀花健康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金銀花產業實現由農業種植到工業生產的升級。目前,該產業園的入駐企業已研發金銀花日化產品8個、代用產品12個,注冊“清涼沅”系列商標5個。
“經過10年的發展壯大,全縣金銀花種植走出了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產業振興之路。”通渭縣委書記謝占武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十四五”時期末金銀花種植基地達到20萬畝、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50億元的發展目標,堅持全鏈條開發,推動金銀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一條: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開展第三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