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掃碼,要便利也要安全

然而,掃碼卻包含很多附加條款,比如需要先關注餐廳的公眾號才能點餐,或者必須使用手機號注冊之后才能開始點餐……這其中帶來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如今,發展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我們也在享受著數字化帶來的各種紅利,因此,會有一種論調,認為在享受紅利的時候就需要讓渡個人的一些權利。這是完全錯誤的。兩者并不對立,只有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數字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因此,需要找到推進數字化與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之間的平衡點,在保護個人權益的同時,促進數據、信息合理流動、合法使用。這需要凝結各方面的合力。
政府層面需要加強立法和監管。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體系越來越嚴密,接下來要根據技術以及現實情況的發展,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依照法律規定,將監管貫穿于掃碼點餐等各類數字服務的各環節,制定關于掃碼點餐及其他類似場景的信息采集標準和權限控制,嚴格限制信息使用的范圍和場景。同時還要排查個人數據非法交易鏈條。
顧客個人也要學會維護自身信息安全和相關權益。如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不斷完善,顧客應該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不少人感覺保護個人信息的事情很小,不愿去耗費時間和精力。但個人向后退縮一步,那些違背法律,非法收集、存儲和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就會向前一步,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自己。
未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餐飲行業以及各行各業肯定還會迎來更多變革。數字化一定會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凸顯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全社會需要高度重視,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對數字技術進行規范,使其“技術向善”,更好造福社會。
上一條:史無前例的“舍肝救心”手術取得成功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