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進一步推動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高質量發展

今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應急體系。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進一步推動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推進基地和隊伍建設,增強“硬核力”。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下一步還將建設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同時進一步擴充中毒救治基地,通過基地的建設,構建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的核心支撐。另一方面,要加大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的建設。到“十四五”末,計劃將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至70支。在擴容的同時,還要積極提升相應的能力和水平。比如,配備必要的移動化的設備和治療單元,使國家醫療應急隊伍能夠提質擴容,滿足緊急醫學救援的工作任務。此外,計劃組建重大疫情救治隊伍,提升重大疫情發生之后的重癥救治能力。
“同時,通過省、市、縣幾個層面的醫療應急隊伍建設,形成緊急醫學救援網絡,能夠按照平急結合、響應迅速、處置有力的目標完成緊急醫學救援任務。”郭燕紅說。
二是進一步強化醫療應急機制建設,提升“軟實力”。通過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醫療應急機制,推動完善重大疫情和突發事件國家醫療救援力量的調動和相互支援機制,建設國家省、市、縣立體化的醫療救援的指揮調度體系和信息系統,做到指令傳遞快速、系統反應有序、基層執行有力。同時,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技術的攻關,加強科技和人才支撐,強化日常培訓和演練,努力推動我國醫療應急能力向著高質量、科學化、專業化、精準化方向發展。
三是加強信息監測和應急值守,確保“快反應”。醫療應急工作第一是突出快,第二是突出有效、高質量。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要快就要做到“四早”,要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緊盯事件苗頭信息,及早發現并報告,提前做好準備,牢牢把握醫療應急的主動權。在快的這方面,要發揮院前急救120的作用和省市縣各級醫療應急隊伍的作用,第一時間派出骨干力量,提升突發事件的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的反應能力,同時做好各個醫療隊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的快速響應和協同支援,提升醫療應急處置效果。
上一條:國家衛健委:已印發33個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項目一半已開工建設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