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石遠凱:精準治療體系惠及肺癌患者
11月24日,由中國經濟網主辦的“2023安全用藥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中國癌癥基金會第八屆理事長石遠凱分享了四期肺癌精準治療體系的創建和應用。他表示,中國的原研肺癌治療新藥給病人帶來了很多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增加了藥物的可及性,改變了傳統的治療模式;基于中國患者用藥的臨床實驗,得出的數據建立的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的精準治療體系,惠及中國患者,使這些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有了更確切的保證。

石遠凱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30年,我們癌癥患者的總體五年生存率要達到46.6%,任務還是相當艱巨的。與此同時,這些年中國藥物研發進步非常快,2010到2020年有1400多種創新藥物來進入臨床實驗,其中62%的藥物是抗腫瘤藥物,占到了最大的比例。
接下來,石遠凱介紹了截至2021年中國上市的肺癌治療的新藥和生物類似藥。例如:第一代EGFR-TKI??颂婺?,全球首個與經典EGFR-TKI吉非替尼頭對頭的臨床試驗顯示埃克替尼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一線治療的臨床研究顯示,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和傳統的吉非替尼相比,伏美替尼的延長時間是20.8個月,吉非替尼只有11.1個月,在療效方面兩組比起來統計學差異非常顯著。第二代ALK/ROS1-TKI伊魯阿克是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一個新型的奧克抑制劑,前期爬坡實驗沒有看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同時也沒有看到最大的耐受劑量,無論是在劑量爬坡階段還是在劑量拓展階段,都看到了很好的療效……生物類似藥的研發也是一個重要領域,國產生物類似藥博優諾是貝伐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和原研藥物比起來,它的療效是相當的,同時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好的。
石遠凱表示,一些藥物被寫入國家衛健委診療規范,寫入專家共識,使我們這些診療規范、專家共識和指南,指導中國病人的臨床治療,保證了肺癌患者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他補充道,近些年,大量創新藥物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給肺癌患者帶來更好藥物治療的可及性。
上一條:湖北省第一屆“節水小達人”創意作品征集活動在武漢啟動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