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城市如何做好“更新”?中德專家齊聚上海這樣說
東方網記者王泳婷11月24日報道:23日,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上海代表處共同主辦的2023年中德專家研討會在滬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有機更新?復合利用——老城區改造中的技術與規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分為四個專題開展。

在“老城區的功能規劃——挑戰與解決方案”專題中,市政府參事唐子來作“轉型:上海城市更新面臨的新挑戰”演講,探討了上海從舊區改造到城市更新(城市再生)的工作思路轉型,以及從“不留房不留人”到“留房留人”的城市更新模式轉變。柏林參議院城市發展與住房部城建與項目處處長曼弗雷德?庫內以“老城區的社會和生態規劃”為主題,分別從能源、交通、公益建筑、文化場所等不同角度,回溯了柏林從十九世紀大都市到現代大都市的老城區社會規劃發展歷程。
在“歷史建筑的保護與低碳更新”專題中,德國北威州生態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合伙人曼弗雷德?勞申圍繞“德國的節能翻新——方法和結構”,詳細分析了德國如何針對多樣性結構建筑采用不同的節能方案。明悅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沈曉明作“上海風貌街坊保護和發展的思考”專題演講。他表示,上海歷史里弄街坊綿密的肌理、建筑的藝術、人文的底蘊、人性化的生活就是上海這座全球卓越城市不竭而強大的魅力源泉,需要我們從特征性、真實性、時代性三個維度加以把握。
聚焦“老城區更新改造與新消費新產業”一題,上海市政府參事顧曉敏圍繞“老城區更新改造如何創造新消費與新產業”主題,從產業發展視角深入探討對老城更新改造空間重塑的認識,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創新推動新產業新消費,從而催生空間重塑新模式。德國科特布斯市城市發展、交通和環境局局長多琳?莫豪普特以“設計可持續城市中心的行動方案——轉型和結構變革的層次”為主題,回顧和總結了科特布斯市的城市更新過程,并分析了中心城區在商業經濟、社會結構、交通出行、文化轉型等領域面臨的新挑戰。
在“城市更新與老城區保護之間的平衡”專題中,德國維斯馬應用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馬庫斯?哈克爾以視頻連線方式作“未來城市和老城特征保護”專題演講,并以維斯馬老港區為例,闡述了建筑文物對于見證獨特文化、保存身份認同的獨特作用。上海市政府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三個重點方向創新”為主題作精彩演講。
中德專家研討會是上海市政府參事室的一項重要品牌活動,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與德國艾伯特基金會上海代表處共同創辦。自2015年創辦以來,研討會聚焦工業4.0、城市水環境治理、數字化轉型、宜居城市、韌性城市、綠色發展等主題,開展學術研討和交流,為上海發展凝聚各方智慧,為參事參政咨詢提供國際化視野,為上海的對外交往作出參事貢獻。
上一條:中建科工上海工業智能中心項目承辦2023年上海市閔行區建設工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