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新華全媒+|一“專”多能,人形機器人開啟未來生活無限可能
從工業制造到生活服務,每一款機器人都凝聚著智慧與匠心。曾經只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鋼鐵伙伴”,正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進現實生活,它帶來的不僅是科技的變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我們走訪了安徽合肥、蕪湖兩地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看看這些皖籍“多邊形戰士”玩出了什么新花樣?
產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科創土壤去支撐。來自安徽蚌埠的閔宇恒,選擇在家鄉發展事業,也是看上了產業鏈上的資源優勢。顯然,合肥的制造業基礎讓他信心滿滿。
如何讓人形機器人行動自如?這是所有從業者都在不斷探索的方向。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關節模組研究室負責人秦宇介紹,通過自主研發之后,把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的成本大概降到市場售價的30%左右。
從家政服務到養老助殘、農業生產到工業制造,這些“多邊形戰士”可以在多個場景發揮作用。中科深谷品牌部總監朱亞介紹,大模型的接入讓機器人的“智能化”更加凸顯。輸入中文命令,機器人就可以做出一些相應的動作,理解人類的意圖。比方說,我們給它下達一個中文的命令“給我倒一杯水”,是倒一杯100度的開水呢,還是50度的熱水呢,這些都是希望它能夠通過自己能夠去判斷,最終能夠實現這個任務。
怎樣控制機器人的運動減速,保證它平穩的姿態運行。這時候,RV精密減速機就要發揮重要作用。這一系列研發。檢測都離不開制造業的基礎。蕪湖奧一精機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侯長永說,未來將把相關設備尺寸做得更小、精度和剛度做得更高、結構更緊湊,滿足人形機器人的關節使用要求。
兩地的探訪,也許不能得以窺得全貌,但可以看到的是,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與技術落地的同時,人形機器人整機、關鍵部組件等產品的升級迭代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未來,這些皖籍“多邊形戰士”會隨著核心技術的突破,融入我們的生活場景,也代表著安徽制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作者:曹力、馬少文、劉暢、朱江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上一條:臥龍地產擬售上海礦業90%股權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