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西南整合腫瘤學大會在渝舉行專家共探腫瘤防控“方案”
4月12日,2025中國抗癌協會西南整合腫瘤學大會在重慶舉行。大會匯聚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的抗癌智慧與力量,聚焦區域腫瘤防控、學科前沿探索、指南建設推廣及產學研服務體系建設等領域,共同探討西南腫瘤防控“方案”,推動腫瘤學科的多元整合與協同發展。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腫瘤防治,贏在整合。中國抗癌協會今年將在中國西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北七大區域,攜手各區域的省市抗癌協會和學科委員會,把原本一年一度的整合腫瘤學大會變成持續一年的各區域大會加年終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如何實現早診早治?在西南產學研大會分會場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分享的“甲基化與基因突變聯合檢測的肺癌無創早篩技術”項目,有望使肺癌預警提前3年至5年。
該項目核心成員趙毅介紹,目前,臨床上推薦的低劑量CT掃描檢測存在弱點,只有當癌細胞聚集成肉眼可見的團塊時才能被發現。而通過液態活檢技術,DNA甲基化分子標志物可檢測血液、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等體液樣本中的甲基化指標,更早發現細胞癌變或實現腫瘤風險預警。
趙毅表示,目前產品已基本完成基礎研發,處于轉化研究階段,將按計劃推進產品的初試樣品制備、中試檢驗檢測、商業及市場驗證等,逐步開發相關靶點的檢測試劑盒,推出相關配套及系列產品。
在西南腫瘤防控大會分會場上,《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技術規范》正式發布。該書介紹了全球和我國惡性腫瘤的概況,并對我國常見惡性腫瘤的流行現狀等內容進行了重點介紹,將指導醫護人員科學、系統為公眾開展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助力推動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技術規范共識形成。
“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是降低癌癥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的關鍵措施。”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吳永忠介紹,癌癥篩查從初篩到診斷,再到治療及隨訪,是連續不斷的全健康管理過程,需要各學科緊密配合和分工協作。制定適合我國國情和人群特點的重點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技術規范,規范癌癥篩查流程和技術,提高癌癥篩查效率和效果,是癌癥防控工作的有力保障。
本次大會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世界整合腫瘤協會共同主辦,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辦,共設立1個主會場以及50個分會場。
--> |
上一條:余杭文旅快閃登陸武康路,宋韻美學與國際風尚完美融合!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