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拓邦股份:年營收首破百億元,核心業績數據“十年十倍”
近日,拓邦股份公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5.01億元,同比增長16.78%,首次突破百億元;歸母凈利潤達6.7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25%。同時,該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0.7元(含稅)的現金紅利,總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0.86億元,結合此前的回購,拓邦股份2024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和股份回購總額合計為1.82億元,占當年歸母凈利潤的27.06%。
值得一提的是,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過去10年,拓邦股份的核心經營數據年度復合增速高達25%,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11.15億元增長至破百億元;歸母凈利潤從0.65億元增長至6.71億元,兩大業績數據十年提升了約十倍。
在過去的2024年,拓邦股份抓住智能控制器行業景氣度上行、行業競爭格局“東升西落”的機遇,增強產品能力,加強海外布局,實現了頭部客戶份額提升和新品類客戶突破;在此基礎上,公司加大新興領域的研發投入,探索新技術、新產品增量應用機會,實現收入利潤的雙增長。
智能控制器行業加快“擴容”,競爭格局“東升西落”
拓邦股份是智能控制行業的領導者,公司立足于自身構建的“四電一網”技術平臺能力,研發、生產和銷售部件和整機產品。其中,部件產品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高效電機和電池包,整機產品主要包括充電樁、儲能和AI硬件等。
從應用行業看,拓邦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工具和家電、數字能源和智能汽車以及機器人三大板塊,2024年各自實現營收79.81億元、20.52億元、4.68億元。其中,工具和家電板塊是拓邦股份的業務基本盤,2024年,公司這一板塊實現營收同比增長了25.48%,毛利率23.17%,同比提升0.25個百分點。據公司方面透露,工具、家電收入相當,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在工具領域,拓邦股份是全球核心的中國供應商,提供控制器、電機、電池包及整機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方面指出,該板塊下游客戶份額高度集中且多在海外,2024年,在渠道補庫存、需求回暖等因素疊加影響下,全球電動工具整體市場大幅回升。在此同時,公司憑借技術積累、創新優勢、可靠的交付能力及“出海”領先優勢,打造面向頭部客戶的全球化供應能力,市占率穩中有升。
從產品看,智能控制器是拓邦的核心業務,2024年,拓邦股份出貨量達1.78億套,同比增長28.5%,累計出貨量達16.3億套。拓邦股份業績增長背后,是智能控制器行業的快速發展。
公司年報顯示,近年來,得益于下游產業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以及應用場景的持續擴展,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在這一發展進程中,以拓邦股份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逐步獲得了更高的市場份額。
拓邦股份在年報中進一步指出,中國企業憑借完善的電子供應鏈體系和本土企業技術升級能力,逐步確立了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中國智能控制器市場份額已從2016年的16%躍升至2024年的30%以上,標志著全球產業格局正經歷“東升西落”的結構性轉變,這一趨勢預計將在未來持續深化。
拓邦股份也在通過搭建海外營銷平臺、布局海外工廠的方式,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年報顯示,2024年度,依托海外制造平臺的本地運營優勢,拓邦股份就近交付、快速響應的服務優勢凸顯,海外制造平臺產值超22億元,增長超70%。
“智能控制器部件業務一直是拓邦的優勢領域,2025年我們將繼續聚焦資源,提升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在已有領域的市場份額,并積極探索新領域,成為更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拓邦股份董事長、總經理武永強表示。
智能汽車業務增速強勁,機器人布局打開業績增長空間
智能汽車業務是拓邦股份增速最快的板塊,2024年實現收入3.80億元,同比增長121.07%,彰顯強勁增長動能。在這一領域,公司主要圍繞電動化和高階智駕應用建立產品矩陣,核心產品包括激光雷達電機和充電樁。
激光雷達是高階智駕系統的核心傳感器,具有超高分辨感知和全息數據捕獲能力,在業內看來,其在復雜和極限場景下具備絕對的性能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在激光雷達電機領域,拓邦股份已得到頭部客戶認可,2024年實現收入過億元。產品方面,拓邦股份聯合頭部客戶成功開發了新一代轉鏡激光雷達電機,在保持高精度、高可靠性與快速響應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結構設計,顯著降低體積與成本,NVH等技術指標實現遙遙領先,有力支持客戶在激光雷達進入高度競爭階段持續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目前,該項目已全面進入量產階段,與智能駕駛頭部客戶實現了穩定合作。
隨著智駕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汽車用上了激光雷達,拓邦股份的激光雷達電機業務前景廣闊。根據QYR的統計及預測,2024年全球汽車激光雷達市場銷售額達到了950.27百萬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9,420.35百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高達52.39%(2024-2030)。
智能汽車之外,拓邦股份還高度重視機器人賽道,目前聚焦服務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及設備提供控制、電機、驅動及AI整機產品。2024年,公司機器人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了6.09%。
在機器人領域,公司儲備的移動機器人底盤技術,涵蓋機器人地圖構建、定位、規劃、導航、移動、避障、多傳感器融合、AI視覺感知、融合避障算法、RTK技術、點云信息立體感知、人機交互等多項核心技術,已在割草機、護理機、掃地機等多個產品線上實現模塊化集成應用。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拓邦股份目前已構建空心杯電機8mm和10mm的產品平臺,適用于智能制造、電動夾爪、高端醫療、機器人靈巧手等領域。據悉,空心杯電機被譽為電機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技術含量高,性能優勢突出,拓邦自2007年便開始從事有刷/無刷空心杯電機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內最早打破歐美日壟斷、成功實現空心杯電機量產的廠家之一。
空心杯電機也是機器人靈巧手的重要組成部件。2024年,拓邦股份加大了低壓多軸總線伺服驅動技術、靈巧手驅動模組的投入,其中,公司的靈巧手驅動模組集成了空心杯電機、減速箱、絲杠及編碼器等核心部件,形成高精度、高出力、低功耗的小型模塊化驅動單元,現已實現10家以上行業龍頭企業送樣,未來有望成為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王牌產品”之一。
據拓邦股份介紹,上述模組已實現單次出力>10N、抓取壽命>10萬次的穩定表現,位置控制精度≤0.5mm,重復定位與絕對定位精度行業領先,能精準復現人類手指0.1mm級細微操作。同時,該模組創新性采用納米晶鍍層技術,在保證功率密度的前提下,實現超輕機身設計,滿足靈巧手多指節協同驅動的結構力學需求。
持續加碼研發投入,技術驅動企業發展
一系列新興業務持續壯大背后,是拓邦股份研發投入的強勁增長。
年報顯示,2024年,拓邦股份的研發投入規模攀升至9.5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11%,其中資本化的研發投入為1.43億元。
從歷史看,過去10年時間,拓邦股份的研發投入持續保持著較高增長,2014年至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8.2%,顯著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2023年和2024年,拓邦股份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更是超過9%,來到歷史最高位。
在持續研發投入下,拓邦股份已經建立起一個全面覆蓋的技術平臺,覆蓋了智能控制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各個核心技術領域。其業內獨特的“控制器+電機+電池+電源+云平臺”整體解決方案能力,使得公司在單一領域內保持領先地位的同時,還能不斷研發出新的品類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024年,面臨外部風險加大、海外稅收加大、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挑戰,拓邦股份依然堅持研發與客戶需求雙輪驅動的創新機制,加大AI+、機器人、電機、整機、智能汽車等創新應用領域研發投入,累計申請專利3667件,軟件著作權共計307件。
在智能汽車、機器人之外,AI亦是拓邦股份關注的又一大前沿領域,公司董事長直言,拓邦要從智能控制領導者逐步成長為AI應用的專家。
據了解,拓邦股份以公司“四電一網”技術平臺為基座,推出了一系列深度融合場景化需求的AI整機產品,包括液冷超級充電樁、工商儲一體機、家儲一體機、AI抗衰美容儀、AI割草機器人、商用AI炒菜機等,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實現量產,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
從智能汽車到人形機器人,再到AI領域,拓邦股份的這些戰略選擇與國家政策相契合。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據悉,這也是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體現了我國科技制造領域,從數字技術賦能向“智能+實體”融合方向的演進。
各地也在加快出臺政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3月3日,深圳正式印發《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要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業內看來,這些政策標志著近期各地持續支持機器人相關產業的信心與決心,將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的2025年,拓邦股份計劃在AI整機業務取得突破,將持續加大對AI、智能化領域的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AI整機產品,致力于在多個細分品類打造“品類冠軍”,逐步成長為領先的AI應用型企業。
上一條:藥明康德常州、泰興兩大基地零缺陷通過FDA檢查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