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中國已進入創新主導發展新階段
“中國已經進入創新主導發展的新階段。”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在第十五屆財新峰會上表示,數字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貢獻已達到22.5%。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談到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情況,王志勤表示,2023年,數字技術對中國工業勞動生產率的貢獻率已經達到23.3%,對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達到33.8%。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數字技術也不斷促進產業向高價值的價值鏈轉移。
“中國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數據擁有國。”王志勤表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在用算力中心超過83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246EFLOPS,智能算力同比增速超過65%。截至2023年底,中國數據存力規模達到了1200EB,同比增長20%。信息、數字技術是中國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和應用最廣泛的技術,輻射帶動效應明顯,這些技術發展會越來越深刻地對中國經濟社會產生變革。
從網絡能力來看,王志勤表示,中國在5G、算力建設上進展迅速。自2019年5G商用以來,5G累計投資超過7300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8月,中國5G基站總數達到404.2萬個。中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5G獨立組網規模商用,前瞻布局載波聚合、5G輕量化、通感一體等多項5G-A技術。
談及AI大模型發展,王志勤認為,AI在這一輪新質生產力發展中起到牽引作用。
王志勤指出,5G需要和包括AI在內的多種技術形成綜合方案,從而給低空經濟、網絡管理優化、衛星互聯網等應用領域帶來價值。
上一條:太保藍水滴丨以青春之名,踐行太保服務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