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科教協同聚合力人才培養結碩果——湖北大學楚才學院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學生每年主持國家和省級大創項目近20項,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項近200人次,60%的學生畢業后赴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近年來,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先行示范區,湖北大學楚才學院積極探索并實踐“學院-導師-名校-企業”多方聯動的科教協同育人模式。
該模式以學院為主體,以導師為核心,以高水平大學為橋梁,以高新技術企業為實踐基地,共同構建了一個開放、協同、創新的育人環境,通過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多元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創新與實踐機會,取得顯著成效。
將科創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
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楚才學院不斷優化培養方案,構建了一個涵蓋學術講壇、學術研討、科研項目、學科競賽等在內的綜合性創新平臺。同時,學院在為每位學生定制的個性化培養方案中,增設包含前沿科技在內的交叉復合課程學習內容,并增加科研創新學分,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參加學科競賽等。
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楚才學院開設楚才講壇,邀請國內外學術大家講述科技前沿問題;成立天問學術中心,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學術研討;每學期開展院級科研立項工作,為學生提供專項科研經費;成立雙創中心,指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在這樣的科學研究鍛煉和學術氛圍熏陶下,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一生一導師”制度激發科研潛力
2017級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學生劉佳鵬,在導師王賢保教授的指導下,發表SCI論文3篇,其中SCI一區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畢業時以其優異的科研能力進入北京大學新材料學院繼續讀研深造。
像劉佳鵬這樣,楚才學院每名本科生都配有導師。學院實行“一生一導師”制度,聘請學術造詣深厚、科研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導師,指導學生深度參與導師承擔的各類項目研究。導師們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方向,為其量身定制研究計劃,并在科研過程中給予指導和支持。這種個性化的指導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在本科期間即取得優秀的科研成果。
每年30多名學生到名校游學交流
楚才學院與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每年選送30多名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學生們積極參與游學學校的科研活動和學科競賽,拓寬了學術視野,提升了科研能力,每年60%的學生畢業后赴國內外著名高校深造。
2021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李瑞麟在西安交通大學游學期間,進入該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飛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實踐,負責完成了組內織構化弛豫鐵電陶瓷課題中陶瓷粉體的制備任務,并確定該領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該生已因在科研上的突出表現,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
在企業實習實訓中練就創新真本領
2020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劉與進,大四期間在珠海中科慧智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實習,先后參與該企業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測試、人工智能算法的設計與改進等,實現了模型性能的提升和創新,提高了產品的效率和響應速度,受到實習企業的高度評價。
為讓更多學生深入生產一線,練就過硬本領,楚才學院在深圳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珠海中科慧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每年選送學生赴相關企業開展為期1-3個月的實習實訓,為學生提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平臺。學生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項目,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上一條:梅花創投吳世春:給創業者的一封信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