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失色”的“基因測序第一股”華大基因:業績開倒車,市值大打折扣
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頭頂基因測序第一股的光環在創業板上市。上市四個月后,華大基因市值突破千億。2020年營收、歸母凈利潤三位數的超高增長率,更是將華大基因推上巔峰。
如今看來,基因測序第一股的光環正在悄然失色。無論是2023年年報,還是最新的一季報,華大基因交出的答卷都不盡理想。
證券之星注意到,隨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淡去,華大基因2023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降幅不僅創上市以來新高,歸母凈利潤也從2020年20億元一路倒退至不足1億元,下滑幅度異常殘酷。業績支撐不足,華大基因市值大打折扣,如今市值不足巔峰時的五分之一。
歸母凈利潤三連降
資料顯示,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作為曾經的疫情受益股,2020年華大基因迎來業績巔峰,當年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均實現三位數的巨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99.86%、656.43%、825.16%至83.97億元、20.9億元、20.49億元。其中,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在2020年成為華大基因第一大業務板塊,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66.24%。
隨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淡去,華大基因高光不再。2023年,華大基因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43.5億元,同比下降38.33%;歸母凈利潤約9290.04萬元,同比下降88.43%;扣非后凈利潤約9274.16萬元,同比下降87.08%。從20億元倒退至不足1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華大基因只用了三年。
證券之星注意到,這已是華大基因凈利連續第三年出現下滑。2021年、2022年,華大基因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66億元、70.5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62億元、8.03億元。
受行業周期影響,華大基因相關檢測業務收入較2022年同期出現較大下降,是去年凈利下降的一大原因。
2023年,華大基因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07億元,同比下降43.95%,主要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后相關檢測需求下降帶來的收入大幅下降所致;基因感染防控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同比下降77.59%,同樣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所致。

華大基因表示,剔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2023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04%,感染防控業務2023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相比之下,生育健康、腫瘤與慢性病業務表現較好。2023年華大基因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營收占比躍升至27.07%,腫瘤與慢病防控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30.07%。
利潤端承壓,直觀的反映在毛利率上。2020年-2023年,華大基因的毛利率分別為60.07%、58.09%、52.27%和49.9%。2023年年報中,華大基因表示,因公司堅持基因科技普惠大眾的銷售策略以及民生項目推廣,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華大基因繼續延續了去年的業績頹勢。華大基因一季度財務數據:實現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下降14%;歸母凈利潤1240.25萬元,同比下降69.91%;扣非后凈利潤227.76萬元,同比下降92.69%。
對此,華大基因解釋稱,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營業收入規模同比有所下降以及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公司部分應收賬款回款進度不及預期,導致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市值較高點降超八成
業績的拉胯,也影響市值走勢。尤其是今年以來,受《生物安全法案》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華大基因股價處于震蕩下行。
不過,6月12日,A股CRO概念突然異動,整體漲超5%。其中,藥明康德港股漲超11%,藥明生物港股漲超18%,康龍化成、凱萊英、泰格醫藥等CRO企業股價也均漲超5%。
這源于市場的一則消息: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編號為H.R.8333的提案在納入美國2025年度的NDAA法案清單過程中受阻,市場傳言稱這意味著該法案已經技術性流產。
此前,即今年的3月6日和5月15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聽證會分別通過了《生物安全法案》草案。而兩院聽證會通過的兩個版本的草案區別在于,眾議院版本的草案所涉企業在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基礎上,明確新增藥明生物;并且在現有合同/產品的豁免期方面做出了一些調整,將美國生物醫藥行業與法案中被點名的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的合作期限明確設定在2032年1月1日。
有分析稱,這意味著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在落地的過程中遇到一定障礙;該法案的落地并不如相關提議者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從提議者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參眾兩院單獨立法,還是作為NDAA的amendment進行立法,都是《生物安全法》向前推進的平行的兩條路徑,兩者互不干擾。一方面,正式版本的NDAA尚未形成,應當以正式結果為準;另一方面,就單獨立法而言,如果今年時間安排緊張,也不排除明年重新進行提案的可能。
對于后續美《生物安全法案》是否會有新的進展,華大基因相關人員回應稱,這不是上市公司能夠判定的。
該人士還稱,該法案對公司影響有限,這個法案本身主要是針對的相關涉及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一些主體,公司在美區開展的業務是完全遵循了相關的規定的。同時,公司在美區營收占比比較低。
從6月13日盤面表現看,華大基因并未松口氣。截至當日上午收盤,華大基因報38.2元/股,跌幅為0.6%,總市值為158.8億元。
拉長時間看,華大基因2017年11月14日股價達到261.99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市值突破千億元。
上一條:788件古埃及文物包機抵滬,埃赫納吞巨像和彩繪人形棺露真容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