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阿勒泰火了,短劇帶火城市的幾率有多高?
哈爾濱的冰雪、天水的麻辣燙之后,近日一部文旅微短劇《我的阿勒泰》火了,影視劇帶動旅游的效應顯現,劇中取景地新疆阿勒泰的旅游熱度持續飆升,“想去阿勒泰的心已到達頂峰”“上班暫停,有事去趟阿勒泰”“看完劇就訂好了去阿勒泰的票”,網友熱評不斷,地方文旅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布局文旅微短劇的腳步更加瘋狂。
#01城市為什么
跟風做文旅短劇
微短劇的風,其實從去年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館》短視頻就可以看出苗頭了,再到今年春節《我在80年代當后媽》為首的各類微短劇頻頻爆火,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
微短劇爆火,地方文旅火速入局。今年1月,廣電總局發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計劃2024年要創作播出100部優秀微短劇,希望通過“微短劇+文旅”的新消費方式推動地方文旅出圈。
當然,霸總和穿越類的腦洞奇葩微短劇能火,文旅微短劇不一定能火,但地方文旅紛紛搶占布局的原因*是受政策紅利的影響,第二可能是源于去年由劉亦菲、李現主演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帶火取景地大理的緣由。
《去有風的地方》之后,如今的文旅短劇《我的阿勒泰》也成功火出圈,地方文旅有了明確風向標后更是加快布局的腳步,如江蘇的《一夢枕星河》、湖南的《你的島嶼已抵達》、浙江的《別打擾我種田》、北京的《大王別慌張》……
然而,腳步越匆忙往往會讓人忘記做這件事的初衷。
#02阿勒泰火了
不代表短劇是好賽道
阿勒泰能火出圈,其實也絕非偶然。
《我的阿勒泰》由央視出品,品質自然是一流的,在播出之前,不僅在法國戛納舉行了全球首映,還入圍第7屆戛納國際電視劇節*長劇集競賽單元,故事改編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作品,馬伊琍等領銜主演,對觀眾來說還未播出期待值已然拉滿。
劇名里的阿勒泰就是拍攝地的地名,且阿勒泰對游客來說本就不陌生,那可是無數都市年輕人“心靈的故鄉”啊,截止目前小紅書共39萬+篇相關內容,所以“世外桃源”般的阿勒泰以微短劇的形式出現時,就瞬間被人們再次種草,播出短短幾天,熱度一路攀升。
阿勒泰所在地的新疆也是一座熱門旅游城市,被年輕人稱為“人生的曠野”。
剛好五到十月是新疆旅游的*時期,短劇阿勒泰中綠如油畫的草原,成群結隊的牛羊畫面如同一個個鉤子,早已勾走了計劃出游和已經規劃好去新疆游客的魂魄。
阿勒泰的魅力也不僅僅在于它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更在于它能夠給予人們精神上的慰藉和身心上的放松。
因此,她更象征著一種生活的態度,代表著一種心靈的歸宿。我想,這也是真正打動無數都市年輕人向往這座城市的核心所在。
綜合以上來看,阿勒泰的爆火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想想這種爆火的概率有多大,就能算明白短劇帶火一座城市的幾率有多大了。
當然,文旅微短劇可以當做加分項,地方文旅要想長遠穩健的發展,還是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謀定而動,在火起來前先把城市旅游的文化資源盤活起來。
盤活一座城市旅游文化資源
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是要把城市形象和硬件設施、資源及服務準備好。
比如爾濱也不是火了那天才開始修路和整頓城市形象的,而是時刻做好迎接游客的準備,同時在火的時候迅速反應為游客提供各種附加服務,才能讓爾濱穩穩的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其次是提煉出獨特的城市文旅品牌定位,把城市推出去。
這個定位一定不能泛而全,要小而精,所有資源集中展現,做到一擊即中。比如《我的阿勒泰》微短劇之于新疆就是很好的例子,視頻播出后被網友直呼這是“大美新疆宣傳片”“賽博吸氧劇”,這些爆火的標簽和新疆城市的文旅定位無比貼切,且成功擊中了年輕人的心。
三是以城市歷史文化為背景,不斷更新新場景、新業態、新產品,把客引進來,把“菜”端出來。
最后,我想說的是每一座城市的文旅發展都是一場持久戰,無論是微短劇,還是一場文旅演藝,都有可能引爆一座城,但要想從“網紅”到“長紅”,修煉好“內功”是*步。
上一條:海南三亞:在海洋牧場看繽紛水下世界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