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五一”勞動節 ——中醫勞模昝圣旭 用堅守詮釋勞動之美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禮贊勞動者、致敬奮斗者的節日。
在2024年五一勞動節之際,中國全國總工會鑒于濰坊昌樂圣旭精神疾病研究院院長昝圣旭教授,扎根基層50余載,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怕苦不怕累,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一直堅持在臨床醫療工作的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著、無私奉獻著,守護著百姓的健康。用平凡的堅守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展現出新時代中醫人廣慈風范、濟世救人的靚麗風采。用忙碌的身影,詮釋著五一勞動之美!特授予“全國中醫勞模”。
昝圣旭,出生于中醫世家,是"昝氏中醫世家"第五代傳人,2005年任山東省協和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精神病研究所所長;2015年創辦北京圣旭堂心腦病中醫藥研究院;2015年創辦濰坊昌樂圣旭精神疾病研究院;他歷覽世代中醫典籍,勤學強記,鐵硯磨穿,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尤其在精神病研究領域步步登攀。將祖傳秘方自我創新、臨床和病理相結合,融古今醫學精髓而用之,并榮獲五項國家專利證書,該技術國內首創世界領先,在中醫領域,尤其是精神病令世人矚目。
昝圣旭院長先后在國際國內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獲得中醫藥專家一致好評, 曾獲衛生部“健康使者”榮譽獎牌和證書,中國十佳名醫,全國中醫勞模、中醫藥亮劍成就人物、“抗疫英雄”、“疫情防控最美戰士”、“抗疫先鋒”、全國中醫勞模;榮登世界第一屏納斯達克大屏;“紀念銅像獎”獲得者;“精神病中藥四步療法治療藥物”,在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獲得 金獎;被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員單位——吉雷斯紀錄授予”吉雷斯·修儒釋道 誠泰斗醫“大獎’;被全國中醫學術傳承委員會聘請為 榮譽會長及終身醫學博士和終身客座教授。
祖國傳統醫藥淵遠流長,流派紛呈,代代相傳。從古至今,無數的傳統醫藥繼承人,傾力造福社會,業績令人稱頌。昝圣旭院長從祖傳師授和自修,從教學到臨床,從講臺到患者,從書本到實踐,學古而不泥,尊前賢而不刻板,反復研究,反復論證,反復實踐,天道酬勤。在治病中遵照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治療法則,結合中西醫,取其各長,快慢互補,標本兼治,應用于臨床。其創立的“四步療法”,采用天然中藥,按病分型,分期治療、輕重緩急、方法各異、辨證施治。男女老少因人而設,同病不同方,稱為有形治療。“五大方案”,根據年齡、地位、學歷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方式,轉變思維,更新觀念,稱為無形療法。兩者兼重并用。不用過電法,不用激素,不留后遺癥。診斷無損傷,治療無痛苦,停服一切藥物,回復本來性格。
他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治愈了數百人之多,而他精湛的醫術、神奇的療效、高尚的醫德,多年來一直被人們口口相傳,山南海北,都有被他妙手施救的精神病人。
多年來,昝圣旭還對治療過的500名患者進行了追訪調查,統計如下;
女性患者350名,最小的16歲最大的72 歲,停藥后均未復發。
男性患者150名,最小的20歲最大的68歲,停藥后均未復發。
其中,男性18名,女性26名,沒能堅持治療,自行停服中藥,不在統計范圍。
總療程最快的2周,最慢的9個月。
“特殊患者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治療,和再教育、再培訓、再訓化,才有可能恢復為病前自我。”昝圣旭說。
任何一位家長,無論窮富,無一人愿意給患者辦殘疾證!拼盡全力,治療20年左右,大小醫院,各種方法,嘗試無效,堅定強烈的治愈信念被無數次無情的事實粉碎以后,孩子由少年變成了中年!學業,工作,婚煙,事業,生活己確定無望后,父母不但衰老年邁失用,多數愁惆多病,恐有不側,怕該子生活無靠,才不情愿的辦個殘疾證,吃個低保,享受殘人待遇,交給社會!雖然死不暝目,但也只能如此了!其實,有殘疾證的患者,昝教授也治好了很多!
中醫中藥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技思想與手段,從系統、整體上揭示了人類健康和疾病的產生發展規律,并融入民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實踐,無可辯駁地昭示出中華文明的科學成就和顯著特色。中醫藥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名篇佳作美不勝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人生的一種特殊感悟和認知,是真、善、美的藝術結晶。千百年來,萬口傳誦,哺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祖國文化的命根子。中醫與中國固有文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榮俱榮,一衰俱衰,中醫文化更是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公雞《踏訪100位民間中醫》行動中,昝圣旭院長曾說:“學中醫五年,大本畢業,仍然感到自己是個學生。虛實陰陽。浮沉遲數,滑弦結代,摸不清、辨不明,仍是小醫無名。沒有多少顧客尊重,收入也就卑微了。”
“而學習西醫五年,大本畢業,很快名聲顯赫。大則撐起一個醫院,小則撐起一個科室。住有樓房。坐有轎車。在市場經濟,先富為能,大富為尊的形勢下,急功近利者也算時尚了。”
“學中醫,研陰陽,半世學生。半世為醫,夕陽再紅,未免來遲。”
“先紅為快的潮流,使不少的人不再埋頭深鉆中醫理論。但求能知一二。所以,指導臨床的陰陽法則,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更有自以為聰明的醫生,根本不研究辨證,幾乎全憑儀器應診。既不勞神,又無責任。看儀器報告。開方處藥,摸摸脈,拿個架勢而已。問知頭痛。作個腦電圖。問知心慌,來個心電圖等等。其實,現代醫療儀器,也難查無形的陰陽。”
昝圣旭教授他好讀書,讀圣賢書,讀中醫典籍,讀優秀文化經典,學識淵博,口吐珠玉。閑暇時他以詩詞書法作為載體,弘揚中醫藥文化,將中醫醫學理論、藥學知識、中醫療法、知識融合到詩詞書法中,揮毫中醫文化,潑墨書寫人生,書法禮贊中醫。讓讀者在欣賞詩詞與書法的同時,可進一步體會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潛移默化地汲取中醫藥文化精神精髓以及健康養生理念,讓古老的中醫藥煥發勃勃生機。
在2023年第一屆“風華墨香獎“全國書畫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在2023年第一屆“吉兔迎春·祥鴻杯”全國詩詞大賽中,昝院長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把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他以“中醫的筆”為題,賦詩三首,通過詩詞歌賦的形式表達中醫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并榮獲此次大賽的“二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全國詩詞大賽中昝院長是唯一 一位通過詩詞的形式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知識的人。
在2021年由昝圣旭教授作為副主編,副導演。主演的臨床科普短片《醫患情深》微電影,獲得“第九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
《醫患情深》微電影是根據發生在,濰坊昌樂圣旭精神疾病研究院的真人、真事、真實病例改編,謹以此片向努力推廣中醫文化的醫護工作者致敬。
影片主要講述了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歷程。精神病患者通過各地醫院治療無效,經人介紹找到了昝教授,最終患者通過昝教授分析病情,對癥治療,精神病被治好。在治病過程中,其中一位家屬由起初的質疑與不信任昝教授醫術,到最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慚愧不已,并為自己起初的態度誠懇道歉,形成了清晰的對比。
昝教授運用中醫的整體觀,除了精神病領域有很深的研究外,對于心臟病、癌癥的研究和治療,也是有著非常獨特的診療思路。他運用中醫辨證施治診斷治療病癥,病情見效快,用藥廉價,診斷無損傷,治療無痛苦。
以下是影片劇照:
在電影中患者講到:能看病的不是大醫院,是大醫生。西醫比西醫,相差不大離。中醫比中醫,相差幾萬里。評價大夫患者最權威。金獎諾貝爾獎,不如患者口碑獎。這幾句話引人思考。
讓我們共同為奮斗在臨床一線的昝圣旭院長點“贊”!他是精神病患者健康的保衛者!是打破精神病不可根治的神話的第一人。
聯系電話:4001288997
昝圣旭:淺談什么叫中醫
中醫是生活,生活就是中醫
中醫是研究正確生活的一門學問
中醫是指導正確生活的學科知識
中醫是糾正錯誤生活的科學技術
不良的生活方式,影響健康,損及壽命
生活的主體是吃、喝、睡、動
吃、喝、睡、動、四平衡,健康長壽自然中
吃、喝、睡、動、不平衡,若想康壽萬不能
藥食不分,藥食同源。中藥,即是藥品,又是食品
藥食多能之品,是維持四平衡的動力源泉
中醫至巔之術.就是人體生命平衡術的研究于運用
平衡,是人體生命的紅綠燈
不懂平衡,休言知醫,莫談健康
平衡:就是中醫,就是生活。即是常識,又是常規。即普通,又普遍。無國際,無種族,無教派,無行業之分,無貴賤之別。逆中醫生活,悖平衡之理,學醫者永無上進.被醫者永無康復,康壽延年妄想爾。
昝圣旭教授書法作品鑒賞:
上一條:巴黎奧運會選拔賽暨2024亞洲山地自行車錦標賽U23及青年運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