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貴州白酒首家!國臺酒業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12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貴州國臺酒業集團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成為貴州省唯一入選的白酒企業。

今年8月,為貫徹落實《“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聯合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的通知》,旨在遴選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在各行業、各領域選樹一批排頭兵企業,推進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貴州國臺酒業集團揭榜項目為“醬香型白酒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項目涵蓋多個典型場景,包括質量精準追溯、產品質量優化、數字孿生工廠建設、數據治理與流通、生產計劃優化、先進過程控制、智能協同作業、智能倉儲、在線運行監測、供應鏈計劃協同優化等11個典型場景。
貴州國臺酒業集團,是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歷經20多年精心打造的政府授牌的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國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秉承傳統不泥古,科學創新不離宗,持續推動傳統釀造向智能釀造轉型升級。目前,國臺擁有國臺酒業、國臺酒莊、國臺懷酒、國臺茅源四個生產基地,規劃年產正宗大曲醬香型白酒5.6萬噸,儲存年份基酒8萬余噸。2023年,國臺品牌價值達2062.68億元,位列中國白酒第十名、貴州白酒第三名。
長期以來,國臺一直在持續推進企業從傳統產業向新型工業化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從“天人共釀”逐步邁向“天人智釀”。國臺智能釀造產業化,迄今20余年,經歷了“先守正、再創新”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認真學習、實踐茅臺鎮醬酒釀造技藝,歷經10余年學藝,做到正宗業實;在第二階段,嚴格按照“秉承傳統不泥古、科學創新不離宗”的理念,以智能釀造提升傳統產業,探索醬酒產業新型工業化,10余年歷經6次創新迭代,開辟了以智能釀造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國臺堅持采用數字化技術解析醬香型白酒傳統釀造工藝,將核心工藝“12987”的30道工序、165個環節細化為30道工序、269個環節,提煉出1071項工藝指標標準,細分為A、B、C三類予以精細化控制,貫徹到制曲、釀酒、倉儲、勾調、包裝等生產全流程。
10月23日,“智能釀造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國臺2024年度質量誓師大會”舉行。活動上,國臺隆重發布了多年來智能釀造探索的經驗結晶——“國臺智能釀造標準體系”。“國臺智能釀造標準體系”是行業內首個醬香型白酒智能釀造工藝標準,具有數字化、標準化、先行性、系統性、全面性等特點,能夠保障智能釀造生產,提升工藝質量穩定性,完善質量管理與可追溯性,確保智能釀造設備運行,實現實時監控與預警,驅動釀造工藝優化,助力知識、經驗的精準傳承。
國臺智能釀造產業化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早在立業之始,針對茅臺鎮得天獨厚的醬酒釀造稀有資源,國臺從頂層設計實行集約與環保兩手抓:一手極力放大資源效應,車間建設實行立體布局,國臺酒莊用地僅350畝,實現產能配套1萬千升,比傳統平鋪廠房達此產能減少占地60%。另一手是嚴格保護資源生態,在建設綠色工廠的基礎上,把節能減碳納入工廠整體設計,實施節能技改措施,單位產品水降耗78%、天然氣降耗17%,達到國內清潔生產領先水平;同時針對影響環保的水、固、液、氣進行綜合治理,做到達標排放、變廢為寶。
智能化轉型是傳統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國臺智能釀造的創新實踐,助推了以新型工業化推動產業現代化的發展模式。面向未來,國臺將繼續以智能釀造為抓手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傳統產業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上一條:鶴峰茶記:南村茶思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