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低至1元”當銀行股東?想多了
10月17日20時50分,廣東深圳農村商業銀行50000股自然人股在阿里資產交易拍賣平臺“上架”,起拍價竟低至1元,吸引超1800次圍觀。有投資者疑惑:難道只花1元就能當銀行股東?股權拍賣門檻怎么變低了?

業內人士分析,1元起拍不等于1元成交,含有營銷“噱頭”成分,競拍者低價“撿漏”的可能性并不大。此外,多家中小銀行股權頻頻登上法拍平臺又屢次流拍,與意向投資者有門檻、自身盈利增長和資產質量不確定等因素有關。
“1元起拍”銀行股權多為自然人持股
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在多個法拍平臺查詢發現,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拍賣的起拍價竟低至1元。以阿里拍賣平臺為例,僅10月份就有19筆以1元起拍“上架”的銀行股權競拍信息,涉及的多是農村商業銀行。其中,廣東地區1元起拍的銀行股權就包括深圳農商銀行、珠海農商銀行、順德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梅州農商銀行、吳川農商銀行、韶關始興農商銀行7家銀行。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則表示,對于中小銀行股權而言,尤其是自然人股權的拍賣,因無人競買而流拍是常事。1元起拍的中小銀行股權,含有營銷“噱頭”成分,更多是拍賣交易機構為了吸引眼球的定價策略,而且多數標明“特價銀行股”此前已經歷過一次及以上的流拍。
低價“撿漏”可能性不大
“噱頭”之下,也不禁讓投資者疑惑:“難道只花1元就能當銀行股東?”
以10月16日晚剛結束的一場拍賣為例。10萬股蘭州農村商業銀行自然人原始股權,評估價為18.4萬元,起拍價1元,競價周期為1天。在二次拍賣中經過24輪出價,最終以66001元價格拍出,與市場價對比相當于打了一個“三五折”。
另外,1元起拍的“1000股珠海農村商業銀行自然人原始股權”標的也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圍觀,于10月19日20:30開拍,市場價為5萬元。一位長期接受各地農商銀行股權委托拍賣的項目經理溫先生告訴記者:“按照經驗來看,這1000股(成交價)一般4萬元左右,因為股權賬戶就價值3.5萬元。”
而前述提到的深圳農村商業銀行50000股拍賣,頁面詳情雖未提及評估價,但凌經理透露:“每股的成交價一般在5.8元-6元。”如此看來,競拍者低價“撿漏”的可能性并不大。
記者留意到,除成交價款外,參與者需支付一定保證金方可出價競拍,額度最低約3000元,最高約40000元。競價成功后,還需另付綜合服務費和軟件服務費,收費標準分別為成交價的1%-5%、成交價的0.5%-1%。如果再算上每次“舉牌”競拍所設定的加價幅度,拍得銀行股權的成本其實并不低。
法人所持股權受讓方有門檻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表示,近期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吸引力不大,一方面,因為部分中小銀行經營狀況欠佳,或者被認為銀行經營和分紅情況不明朗,所以有股東會主動選擇轉讓股權;另一方面,也可能有部分股東持有的股權被質押,為償還借款而被迫進行司法拍賣。
“影響銀行股權拍賣或轉讓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在董希淼看來,部分中小銀行盈利增長和資產質量存在不確定因素,會影響企業參與銀行股權拍賣的積極性。中小銀行因歷史沿革等原因,股權分散也會影響投資人預期,進而影響股權轉讓。另外,銀行體量較大,購買銀行股權對資金要求較高,很多企業短時間內拿不出大量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商業銀行主要股東自取得股權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轉讓所持有的股權。這意味著,中小銀行股權的受讓方具有一定門檻。
如何緩解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流拍的尷尬?他建議,中小銀行自身應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深化數字化轉型,增強持續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內生能力,從根本上增強股權的市場價值和吸引力。
上一條:假期出游帶動電商平臺旅行、運動裝備銷量增長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