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跨越語言的急救:一次急診室里的國際對話
2025年3月16日21:36,西安市第五醫院急診外科接診一位“特殊”的患者,醫院一名保安用輪椅推送一名外籍患者走進急診外科診室,初步了解此患者為摩洛哥人,男,19歲,在我國留學。于是這場在急診科的涉外醫療溝通協作就此展開。
了解病史及準確診斷
患者不能說中文,隨身沒有帶護照,手機又沒電。通過患者以非醫學英語和肢體動作語言描述發病過程及癥狀:患者2小時前滑雪時不慎摔倒,導致左踝處受傷、疼痛,活動困難。急診科吳柏云醫師果斷給予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掛號,保安用自己手機幫患者租共享充電寶,查體后吳柏云醫師和保安推送患者至放射科完善左踝的X片檢查,確診為“脛腓骨遠端骨折”。
全力溝通和妥善治療
患者診斷“脛腓骨遠端骨折”明確后,急診科吳柏云醫師立即上報醫院總值班,并請骨科急會診,利用手機相關軟件,告知患者目前病情以及2種治療方案供選擇,并通知患者留學的輔導員,以及一位同伴,最后患者選擇暫時行石膏外固定,待消腫及辦理相關手續后再行手術治療。
感激之情與人文之光
給予患者妥善石膏外固定后,開具病歷和診斷證明,他的同伴在石膏表面用記號筆留下一句“BINGO!”患者臨走前在輪椅上用手機現學的中文感激地說道:“你們真善良,很高尚。”向五院救治團隊致謝,這句跨越10000公里的好評,被永遠記錄在市五院醫護人員的心里。
上一條:加速釋放“國家級平臺”效能推動西北兒科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