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便血≠痔瘡,可能是“腸癌”!
小王,一名IT工作者,4個月前突然發現肛門口有一塊腫物,大便時出血、疼痛,以為是“痔瘡”,便自己去藥店買藥。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癥狀仍未改善,甚至還出現新問題:平日會有黏液血便流出,排便規律也發生改變,且總有排便不盡感。小王這才意識到不對,來到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腫瘤外科就醫,電子肛腸鏡發現距離肛門約7cm處腫物,進一步檢查確診——竟是直腸癌!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因為有“便血”這個共同的特征讓不少腸癌患者放松了警惕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01.
痔瘡與腸癌有哪些區別?
·Q·
便血癥狀不同 痔瘡便血:鮮紅色往往是大便表面帶血,或者擦拭后廁紙上帶血。腸癌便血:偏暗紅或黑色,大便內混雜血液,粘液或膿液,還可能糞便不成型、直接排出膿血。 (02)大便形狀和排便習慣改變 痔瘡:不會改變大便習慣和性狀。腸癌:會出現排便規律變化,前期如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里急后重等,腫瘤進一步生長還會導致大便困難、大便變細、直腸梗阻等。
是否有腹痛痔瘡:一般不會有腹痛,基本是肛門疼痛。腸癌:除了肛門疼痛外,由于腸道刺激、腸腔梗阻、腸道穿孔等原因,會有腹痛、下腹墜痛等表現。
02.
腸癌病因有哪些?
·Q·
03.
腸癌早期如何篩查?
·Q·
電子肛腸鏡檢查電子肛腸鏡主要用于檢查乙狀結腸、直腸及肛門的病變,通過局部清潔腸道進行診斷和治療,可明確病因、發現病變并給予干預治療,具有快速、便捷、有效的優勢。
直腸指診直腸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可以發現距肛門7~8cm之內的直腸內腫物。
腫瘤標志物在常規體檢項目中經常有包括腫瘤指標,但腫瘤指標正常并不代表沒有腸癌存在。實際上只有約40%的腸癌患者伴有血CEA或CA199升高,而在大部分早期大腸癌中不升高。
腸癌早期癥狀與痔瘡相似,甚至沒有癥狀,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
04.
如何預防腸癌?
·Q·
1、堅持體育鍛煉,鍛煉可以增強人體素質提高自身免疫力,這樣會增強對癌細胞的檢測作用,一旦有癌細胞也能通過自身免疫細胞進行清除。
2、良好的飲食習慣,一定要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多吃含粗纖維比較多的食物,主食要粗細搭配,營養全面。
3、定期檢查,腸癌的高發人群一般都是中年人和有家族遺傳史的人,要警惕腸癌的早期癥狀,一旦發生異常及時體檢和治療。
4、增加乳制品的攝入,研究表明,鈣的攝入量與腸癌風險為負相關,特別指出富含鈣的奶類對腸癌有預防的作用。
5、肥胖是癌癥的高危風險之一,維持健康的體重可以降低腸癌風險。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腫瘤外科在腫瘤早期篩查、診治和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為健康和高風險人群定制篩查方案,為腫瘤的早診早治奠定基礎。腫瘤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呼吁并提醒大家,防癌第一步是進行腫瘤早篩,發現一例早期癌癥,挽救一個生命。
上一條:好醫生強強組合助力基層科學診療,開展合理用藥科普視頻征集活動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