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一供二”TA捐造血干細胞成功救兩娃
和8歲的妹妹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長期靠輸血維持生命,今年4月,兩患兒有幸在中華骨髓庫找到全相合非親緣供者的造血干細胞,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接受移植手術。目前,兩患兒均已移植成功。
在5月8日“世界地中海貧血日”來臨之際,記者7日來到廈大附屬中山醫院現場探訪獲悉,兄妹倆患兒將于8日出院。
該院血液科陸婧媛醫生介紹說,由于家庭變故,曉陽和妹妹從小是爺爺奶奶拉扯大的。曉陽2歲那年,在一次腹痛不已到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地中海貧血,妹妹則是一出生就被確診為地貧。
一開始,曉陽和妹妹只需每個月輸血一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兄妹倆的輸血次數愈加頻繁,甚至2至3周就要輸血一次。
一次次輸血與排鐵之后,曉陽的爺爺逐漸意識到輸血只治標不治本,他對記者說,“聽親友說,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在地中海貧血診治方面非常專業,就趕緊帶孩子前來求診。”
陸醫生告訴記者,第一次見到曉陽和妹妹的時候,“哥哥9歲僅46斤,妹妹7歲僅34斤,體格遠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這是因為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孩子生長發育落后造成的。
院方告訴曉陽爺爺,對于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的兄妹倆來說,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孩子的最佳選擇。但治療費用卻讓這個貧困的家庭不得不猶豫,在此前的輸血治療中,已幾乎掏空家里所有積蓄。
幸運的是,兩個孩子之間配型完全一樣,而中華骨髓庫也傳來好消息,廣東分庫有一位供者和兩個孩子配型完全相合,愿意為兩個孩子捐獻造血干細胞。在無關人群中找到全合供者的概率僅為1/10萬。
為挽救這個家庭,該院血液科鹿全意主任、洪秀理和陸婧媛副主任醫師聯系了包括廈門中山醫院基金會在內的多家慈善團體,為患兒籌集到移植所需的醫療費。
由于兩名患兒體重較輕,配型完全相合,經過移植團隊的周密討論,鹿全意主任向中華骨髓庫廣州分庫工作人員提出“一供二”的方案,即將供者一人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同時輸注給兩個孩子,“這樣供者只要采集一次,兩個孩子可以同時手術。術中哥哥跟妹妹可以一起用藥,也能節省手術費用。”
據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方式在國內僅為第3例,此前2例均為雙胞胎患兒。鹿全意主任帶領著團隊在移植前反復討論、斟酌預處理方案。
對于地貧患兒而言,供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就是“生命的種子”。4月11日,來自廣州的“生命種子”由工作人員乘飛機護送到廈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為曉陽兄妹施行了造血干細胞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兩個患兒被轉移到單獨的移植倉內觀察治療,控制感染和排斥反應。
回憶起在移植倉的情景,護士楊燕瓊說:“兩兄妹很懂事,一個吃了藥就要問另一個怎么樣,妹妹在長干細胞的時候,疼得直掉眼淚,也在關心哥哥是不是也這么痛。”
干細胞移植后第20天,兄妹兩個都順利完成造血重建,生命的種子“生根發芽”了,DNA分析結果顯示移植成功,后患兒被轉到普通病房。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介紹說,近年來,該院血液科在學科帶頭人鹿全意教授帶領下,填補了福建省重型地中海貧血移植的空白,累計成功完成移植的地貧患兒數量位列全國前十。
上一條:發現新質好公司安達維爾20CM漲停!低空經濟概念拉升,一季度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