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顧家家居、美的集團同步跨界,家居企業搶灘新市場
近期,顧家家居、尚品宅配、志邦家居等積極發展新業務,跨界發展趨勢越發明朗。
在家居產業融合與消費升級趨勢下,頭部家居企業密集布局“新業務”,正為市場帶來更多增長點。近日,美的集團關聯方盈峰睿和“入主”的顧家家居,新設兩家涵蓋家電業務的子公司。與此同時,美的集團也在新設家居公司,建立智能家居新版圖。一時間,軟體家居龍頭與家電龍頭企業的業務跨界模式引發行業關注。
除了顧家家居打破家居家電融合壁壘,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家居、歐派家居等一批定制家居企業也對傳統家居業務進行擴容。面對存量房改善需求及“以舊換新”政策機遇,越來越多的定制家居企業從單一業務轉向多元化業務,完善全屋定制矩陣。業內人士就此表示,從未來的家居消費趨勢看,存量房改善將是重要的消費場景,家居企業可以持續調整發展戰略和業務范圍以適應市場變化。
顧家家居設立家電子公司
家居家電企業跨界搶灘市場
作為家居行業資深玩家,顧家家居近期開始涉足家電領域。今年以來,顧家家居先后新設子公司成都顧家希百家居有限公司、上海春旭悅優家具銷售有限公司,前者經營范圍覆蓋家用電器及家用電器零配件銷售,后者經營范圍包含家用電器研發、家用電器銷售、家用電器安裝服務等,兩家公司由顧家家居全資子公司顧家家居有限公司等持股。
跨界家電業務背后,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成為顧家家居的戰略動力。公司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顧家家居實現營業收入138.01億元,同比下降2.37%;錄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9億元,同比下降9.49%。面對家居行業的深度調整,顧家家居希望通過業務轉型以突破業績增長瓶頸。
更大程度上,顧家家居與美的集團的深度關聯也為其進軍家電領域提供了條件。2023年,盈峰睿和通過股權收購入主顧家家居,而盈峰睿和的實際控制人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美的集團董事何劍鋒。2024年,顧家家居完成董事會換屆,“美的系”成為了新的管理層團隊主力。目前,除了有美的工作背景的鄺廣雄接任顧家家居董事長一職,李東來、李云海、歐亞非等顧家家居高管團隊成員也具有美的集團的任職經歷。
事實上,近年家電家居融合已成為市場趨勢,不止家居企業涉足家電,后者也在跨界家居業務。在智能家居領域布局已久的美的集團,正持續拓展“大家居”版圖。今年2月新成立的包頭市美的智慧家居有限公司,便是由美的集團間接全資持股,經營范圍涵蓋家具、家居用品銷售等。按照美的方面的注解,集團此舉旨在挖掘家居與家電業務的協同潛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家居解決方案。
美的半年報顯示,美的智能家居業務主要覆蓋智慧家電、智慧家居及周邊相關產業和生態鏈,面向終端用戶的智能化場景搭建,用戶運營和數據價值發掘,致力于為終端用戶提供最佳體驗的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務。2024 年上半年,集團智能家居板塊收入為1476億元,同比增長11%。
除了顧家家居與美的集團布局“大家居”生態,近期不少家居家電企業都開啟了“雙向奔赴”。比如,今年2月,皮阿諾在其2025年度經銷商大會上與西屋熱能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西屋旗下壁掛爐及熱水器產品將全面接入皮阿諾家居全國超2000家終端門店及工程渠道,為消費者提供“熱水+家居定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2024年7月,海爾集團旗下卡薩帝廚電與志邦家居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產品創新、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為用戶帶來家裝家居家電一體化方案和服務體驗。
定制家居企業扎堆“擴容”
新業務助推營收增長
事實上,面對存量房改善需求及“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新機遇,近年家居企業紛紛開始尋求破局,一批定制家居企業也密集進軍多元化業務實現營收增長。
近期,尚品宅配、志邦家居便開始忙于拓展定制木門或定制門窗賽道,完善全屋定制矩陣。在今年2月份的營銷峰會上,尚品宅配表示,將升級2025年的產品戰略,進軍全新品類定制木門賽道。據介紹,相關消費者調研顯示,76%的用戶希望實現全屋風格統一,而“門與柜體色差大”“安裝銜接復雜”成為傳統裝修痛點,尚品切入此賽道踩在關鍵的需求點上。
志邦家居則在2024年首次推出全新定制門窗板塊,并發布了志邦獨創的“130全屋同模”設計系統,確保全屋定制產品的無縫融合。
金牌家居、歐派家居近年由單一品類向多元化業務布局。目前金牌家居的主營業務已經從廚柜品類向衣柜、木門、廚電、家具軟裝、智能家居、陽臺衛浴及大家居延伸;歐派家居全力打造全屋定制生態體系,除了傳統櫥柜、衣柜等定制業務,歐派家居已進軍到門窗、衛浴、家具等多個領域。
從新業務拓展效果來看,目前部分定制家居企業通過新業務拓展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困境,也成功擴大了市場份額,實現業績提升。
當前不少家居企業通過業務拓展實現營收增長。比如,在整裝渠道及門窗業務方面積極拓展品類的索菲亞,2024年前三季度的整裝渠道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34%。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集成整裝事業部已合作裝企數量達277個,覆蓋全國196個城市及區域。
志邦家居木門業務增長態勢迅猛。2018年-2023年,公司木門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0.95%。2024年,公司木門經銷門店數量達到1046家,較2023年末增加63家。
存量房改造或成家居企業增長點
轉型破局成頭部企業共識
在眾多家居企業積極拓展新業務品類背后,家居行業呈現出“總量收縮、結構分化”的特征。尤其是頭部定制家居企業,面對白熱化的市場競爭,開始朝著打造全屋定制生態體系的方向發展,進而尋求業績突圍。譬如,歐派家居在2024年中期業績會上直言,“行業形勢嚴峻,會下調公司年度管理目標,積極轉型”。
目前,泛家居企業業績分化依舊明顯。當前滬深交易所近70家上市家居企業中已有42家企業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12家企業業績預增、略增或實現扭虧為盈,其中浙江永強預計2024年度錄得凈利潤4億元~6億元,同比增幅達686%~1079%,增幅表現位居行業第一。在扭虧公司中,雙槍科技、聯翔股份的凈利潤預計分別在0.27億元~0.35億元、0.1億元~0.14億元之間。
在定制家居企業中,索菲亞、王力安防也難能可貴地呈現業績逆勢增長。索菲亞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13.24億~14.5億元,同比增長5%~15%,公司業績增長原因歸結為降本增效、出售參股公司股權所增加的非經常性損益;王力安防預計2024年度實現凈利潤約1.15億元~1.7億元,同比增長110%~211%,公司業績增長原因在于各板塊業務實現協同發展、產品結構優化及應收賬款風險客戶已在以前年度充分計提壞賬。
設計學谷聯合創始人、中國家居/設計產業與互聯網專家王建國就此表示,基于目前“產品場景化,行業生態化”的產業發展新趨勢,大量上市家居家電企業開始進行跨品類、跨行業布局。“這類‘跨界’也包括對產品的迭代升級和重新定義,能夠喚起一批新玩家,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據介紹,“從家居消費的未來趨勢來看,接下來‘更新’‘舊改’‘翻新’‘局改’將會是房地產生態的主流消費場景,相關上市公司想要擁有話語權,就需要圍繞新的消費場景持續完善布局。”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就此表示,家居企業跨界融合并開展新業務,原因在于激烈市場競爭下,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以維持或提高市場份額。“就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新業務對家居企業而言可能意味著利潤增長,也可能是一種內卷升級,畢竟企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支持新業務。不過,目前一些家居企業已經開始關注存量房改善需求,這將助力企業業績提升。”梁振鵬介紹,“面對存量房改善需求這一市場增長點,家居企業可以及時調整戰略和業務范圍,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通過提供更高品質、更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需求。”
上一條:寧夏銀川成為第二屆IWSC中國區葡萄酒大賽舉辦地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