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何建明新作《昆山景象》出版,上了春晚的“外賣詩人”就跑在這座城的大街小巷
中國報告文學領軍人物何建明的筆下經常寫到“長三角”,這里是他生活最熟悉、情感最真摯、思想最飽滿的地方。他寫過浦東,寫過蘇州,寫過安吉余村,寫過華西村。最新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昆山景象》中,他把目光聚焦在中國縣域經濟之首的昆山,重新梳理昆山之路,深入解讀昆山密碼,把昆山人民幾十年的奮斗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

書中所描述的昆山,大名鼎鼎,然而它的總面積只有931平方公里,昆山境內的一座山也只有80.8米高。何建明是蘇州人,在他的童年記憶中,小小的一個山頭加上條小小的街,這就是昆山的全部。四十年前的昆山在蘇州所轄的六個縣市中經濟體量最小,當時人們習慣把昆山稱作“小六子”。
“在我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工作的這三四十年中,我看著昆山從蘇州最窮的地方變成了蘇州最富的地方,再至全國最富的縣市,這樣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每次何建明從外地回到老家蘇州,路過昆山時,都驚嘆于昆山的快速發展和變遷。
2023年開始,何建明展開了實地調研考察和采訪:“一個小小的縣級小城市,30多年時間里,人口增長了5倍多,其中長住著10多萬上海人、10多萬臺商、10萬清華北大等團隊的科技精英和100名院士。”作品為突出昆山的經濟實力,還特意提醒,有些國家級經開區到現在還沒有一家千億級企業,而昆山一年就增加2家。而在外貿業績普遍處于低谷困難的年頭,昆山卻一枝獨秀。
昆山的成功有跡可循,在何建明看來,昆山的成功密碼有四個關鍵詞:敢創新、敢闖蕩、有智慧、走在前。《昆山景象》中,何建明興味盎然地描述了近幾年昆山經濟發展中的那些代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景象和新鮮事。比如,昆山建成了“國際咖啡產業之都”。要在一個原本以喝茶為主的“長三角”地區建一個咖啡產業園,其難度不言而喻。1986年,昆山多數人不知咖啡為何物,如今,昆山光連鎖品牌咖啡店就超過130家,加上其他獨立品牌的咖啡店,總數超過500家,與咖啡相關的企業137家,總投資達47億美元。這種變化反映出昆山向世界開放的程度。
今年央視春節晚會上出現的“外賣詩人小哥”王計兵就是“新昆山人”,他從東北到昆山已有20多年,現在依然奔跑在大街小巷里,“一邊接單,一邊創作”。
在文學家的筆下,昆山式中國現代化風景多姿多彩,一個個企業家、科學家,以及一個最普通的人,都通過勞動和理想追求,采摘了人生崇高的精神果實。
上一條:75家人身險公司去年銀保新單保費收入約7289億元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