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逆周期政策需繼續發力,推動經濟回穩向好
“我們看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審議結果,我的觀察是財政目前是以解決存量問題為主,包括化債、收儲、商業銀行資本金注入,這些化解存量問題的措施對經濟當然有好處。但在解決存量問題的同時,如果以更大力度推出增量措施用于消費、投資,將對當下經濟更有幫助。”11月9日,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在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九屆21世紀金融年會上表示。
11月8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京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
隨后,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換各類隱性債務。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藍佛安同時介紹稱,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伍戈認為,目前財政政策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未來包括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明年的兩會,期待有更多直接用于民生或者用于經濟增量增長的財政舉措推出,這樣可能對中國經濟走出困境更有幫助。
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抓住重點、主動作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政治局會議之后,實體經濟層面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包括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高頻指標,特別是銷售面積出現了過去一年多以來最強的一次向上脈沖的過程;制造業PMI、服務業PMI也出現了擴張的信號等。”伍戈表示。
伍戈同時提醒,在過往1、2年時間,我們看到很多次由于政策變化引起的脈沖。這次房地產在9月、10月的變化比過去一年多來的幾次脈沖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要長,但從近期高頻數據看,似乎也有點斜率趨弱的態勢,“這一輪政策引領下的經濟脈沖,未來彈性如何仍值得緊密觀察。”
房地產市場是當前宏觀經濟的一個風向標,做好房地產工作對于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至關重要。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伍戈表示,這是過去2—3年來中央第一次對房地產如此明確的方向性指引。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會對社會方方面面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在中國,房地產與賣地收入等財政指標之間有特別緊密的關聯,這也是當前地方政府運行過程中遇到的明顯挑戰。所以才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地方債務、住房收儲等方面一系列的支持。”
政治局會議之后,“一攬子”金融政策陸續落地,包括降息降準、降存款利率、降存量房貸利率、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結構性貨幣政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范圍擴大等。
伍戈認為,面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端情況,“實施有力度的降息”是中央提出的積極舉措。但現實操作過程中,政策利率下降過程中面臨內外部約束,“如果人民幣匯率調整過于劇烈,央行可能兼顧外部均衡,那么顧及內需及地產的權重就可能有所弱化,這些會體現為未來利率變化的節奏可能比較漸進。”
而面對內部商業銀行的凈息差壓力,實體經濟需要貸款利率等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伍戈認為,為了呵護商業銀行凈息差,就需要存款端的利率也同步下降,“但考慮到儲蓄人群的收益率問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著未來存款利率的下行節奏。”
伍戈總結表示,雖然目前經濟出現一些積極信號,預計能看到四季度實際GDP有趨穩甚至略有上升的過程,“但是可持續性如何,特別是如何改變整體價格相對比較低的格局,需要更多的強力支持,包括財政、貨幣、地產等更多舉措,也需要政策突破過去的一些傳統約束。”
上一條:中國寶武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