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21獨家|易方達、中金等多機構確認獲批參與互換便利操作!20家機構首批申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已聯合證監會下發通知,即日起啟動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目前有20家證券、基金公司獲批參與工具操作,合計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獲悉,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南某券商等頭部基金、證券公司獲準參與互換便利操作。其中,中信證券上報額度約100億元。
據悉,央行、證監會聯合通知中明確了互換便利的業務流程、工具要素、交易雙方權利義務等內容。央行將委托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的中債信用增進公司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開展互換交易。
其中,互換期限為1年,可根據需要申請展期;首期操作額度5000億元,采用招標方式確定每次操作費率;質押品范圍包括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公募REITs等,折算率根據質押品風險特征分檔設置,且較市場水平更加優惠。
同時,通過這項工具獲取的資金只能投向資本市場,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資和做市。
“公司積極申請參與互換便利業務操作。”中金公司表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業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推出的資本市場重大創新工具,對于資本市場的長遠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金公司作為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已收到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中國證監會辦公廳10月18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相關工作的通知》,公司將堅決落實中央部署,迅速做好各項保障工作,積極申請參與首批互換便利業務操作。
由于通過互換便利工具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因此互換便利的正式啟動備受市場關注。
華創證券固收團隊周冠南認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非銀互換便利工具落地能提高股票流動性,為權益市場提供增量資金。由于互換便利的底層資產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且遵循風險自擔的原則,非銀機構獲取資金后仍是投向資本市場,因此機構申報情況或取決于金融機構的主動或被動參與情況,創設工具的實際使用情況決定了為權益市場提供的增量資金規模。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張繼強認為,互換便利工具大概率將適用于自有資金而非產品戶,對于券商而言即適用于自營盤,互換便利全面推廣后,券商自營可互換的資產規模可能達到4000億元-5000億元左右。
上一條:臧平立 出席臧應詹中醫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大會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