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江西高溫超導磁體產業按下“加速鍵”
科技日報記者獲悉,近日,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監管工作函回復公告以及聯創超導部分股權購買方案調整公告。公告顯示,聯創光電單方面向聯創超導增資3.568億元,同時以1.338億元收購共青城智諾嘉持有的聯創超導3%股權。此外,聯創光電還與智諾嘉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交易完成后,聯創光電持有聯創超導47.22%股權,累計控制聯創超導58.80%表決權,并獲得董事會5席中的3席,實現對聯創超導并表。
經過科學界多年探索,磁約束和慣性約束是兩種對核聚變進行約束的主要途徑。其中磁約束能量轉化效率更高,是更具發展潛力、更成熟的路線。MIT團隊今年發表6篇論文,介紹了MIT在大型高溫超導磁體設計、制造和性能評估等方面的相關成果,宣稱該磁體可應用于未來聚變堆中,并成功通過了嚴格的性能測試。
我國在高溫超導應用領域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聯創超導一直不斷潛心研發,深耕高溫超導技術,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高溫超導應用技術綜合性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聯創超導陸續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先后完成了REBCO集束纜線及高溫超導磁體的設計,于2023年8月完成了國際首根百米級大電流高溫超導纜線的研制,并成功應用于磁體的研制。此次基于集束纜線的D型超導線圈的研制和低溫實驗也驗證了集束纜線設計與制造工藝的可行性。同時,也標志著聯創超導已經具備了用于大型高溫超導磁體的綜合性設計和批量化制備能力,具備為緊湊型聚變堆、強磁場裝置、高場磁共振、超導儲能等大型超導裝備的研制和產業化提供先進可靠超導技術與裝備的綜合能力。
根據聚變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球聚變行業報告》,全球可控核聚變融資市場愈發活躍。截至2024年4月,全球可控核聚變行業所獲得的總投資額已達到71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9億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加23億美元。
據專業機構測算,預計2024年全球核聚變市場規模將達到約3312.6億美元,預計到2031年將達到4915.5億美元,2024年至2031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8%。
行業人士指出,聯創光電本次公告的收購方案完成后,聯創超導將獲得3.568億元的發展資金,這將極大加速聯創超導在可控核聚變領域高溫超導磁體產業的研發和建設,助力我國盡快突破可控核聚變能源應用研究。
上一條:中國成為汽車強國“東風力量”不可忽視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