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腫瘤專家李進:以HER2為靶點的ADC藥物不能再做了
8月31日,上海高博腫瘤醫院院長李進在2024抗腫瘤藥物創新研發大會上表示,中國藥企在ADC領域已經初步形成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國內ADC管線儲備充足,臨床早期和中后期在研管線同步增長。
ADC即抗體偶聯藥物,由三部分偶聯組成:能夠精準錨定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高活性的小分子化療藥物也就是毒素分子,最后通過一個化學連接子把兩者鏈接起來。ADC藥物相當于一個神奇的子彈,這個子彈兼顧了化療藥物高效、強勁殺死細胞的特點,同時又具有精準的靶向功能,并且靶向這些腫瘤細胞不會對正常細胞有太多的傷害。
數據顯示,隨著早期管線向2/3期臨床轉化,以及不斷增加的新臨床管線,2023年底,本土ADC臨床管線已接近700條。
李進認為,ADC藥物靶點集中于HER 2和PSMA,中國更為扎堆。數據顯示,中國ADC臨床項目中,排名前五的靶點分別是HER 2、PSMA、FAP-alpha;、TROP 2、Claudin-18.2,這5個靶點占據中國所有ADC臨床項目的44%。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DC藥物領域有17件出海事件,占所有創新藥BD交易一半以上,其中不乏天價交易。例如,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和百時美施貴寶就前者一款在研藥物BL-B01D1達成獨家許可與合作協議。BL-B01D1是一款EGFR/HER3靶向雙特異性抗體ADC。據協議,百時美施貴寶將支付8億美元的首付款,潛在總交易額最高達84億美元。其中,8億美元的首付款已經在今年3月到賬。
ADC藥物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第一款ADC藥物誕生于2000年,2010年被撤市,2017年重回市場。因為安全性問題,ADC藥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未成為研發熱潮。
直到2019年,首個HER2 ADCmdash;mdash;第一三共的DS-8201的獲批開啟了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的全新時代,也引爆了ADC賽道。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50項HER2 ADC的臨床項目正在進行。
此前,針對國內PD-1藥物扎堆的現象,李進曾銳評:中國的PD-1多到可以拿來洗澡。在他看來,現在以HER 2為靶點的ADC也不能再做了。
上一條:中上協:境內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3.13萬億元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