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4》在京發布
13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4)》。報告認為,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支撐,為此要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保持制造業適度規模,積極推動制造業朝高端化方向發展。
《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報告認為,京津冀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體現在動力、結構、空間及效能四個層面:從動力看,以北京為引領推動協同創新以實現科技創新,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助力制度創新;從結構看,借勢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津冀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從空間看,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產業集群與產業走廊建設,優化京津冀產業空間布局;從效能看,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促進北京科技創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轉化與規模化生產,從整體上提升京津冀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效能。
針對當前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特別是如何推動制造業朝高端化方向發展的問題,報告認為,北京要保持制造業的適度規模,提高“北京智造”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北京在京津冀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北京制造業內部結構呈現一般制造業或高耗能行業逐步退出、‘高精尖’制造業比重不斷上升的演變特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葉堂林認為,一方面要推動制造業增量發展,優化產業禁限目錄,基于產業鏈的完整性和技術水平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制造業要朝高端化方向發展。北京應立足自身的研發與人才優勢,緊緊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業,把握其研發及應用的高端環節,提升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打造智能裝備核心產品。
報告指出,京津冀三地基于制造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要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鏈協作關系的完整性。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津冀地區制造業發展,構建創新聯動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上一條:大族激光預計2024年1-6月凈利潤盈利121,000萬元至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