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這道“連線題”,有了新解法|漫評廣東

從深圳到中山,你猜需要多長時間?
深中通道,這條連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經過14年的精心規劃與建設,終于即將迎來通車的歷史時刻,也讓這道題有了新選項——不到30分鐘。
“終于等到你,深中通道!”作為一個刷新世界紀錄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每一個進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網友的熱議,不僅是對這項工程交付驗收的喜悅,更是對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聚變”的期盼。
深中通道,這條連接深圳、中山以及廣州南沙的交通大動脈,早已超越了單純的交通意義,它承載著大灣區人民的期待與夢想,預示著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深中通道的建成,開創灣區交通發展新格局。東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長24千米的重大工程,集“橋、島、隧、地下互通”于一體,這樣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在全球范圍內都堪稱一絕。長久以來,深圳與中山被伶仃洋隔開,交通不便成為制約兩地發展的瓶頸。如今,深中通道的通車,使得兩地之間的時空距離被大大縮短,實現了直接的陸路快速連通。
這一變化,絕不僅僅是交通的提速,它更是生活品質的飛躍。想象一下,早晨在深圳感受都市的繁華,午后駕車穿越深中通道,直達中山領略歷史文化底蘊,傍晚再輕松返回深圳享受迷人的海濱夜色。這樣的生活場景,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深中通道的通車,讓“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加快走向現實,為區域內居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舒適。
一橋通深中,深中通道的意義遠不止于交通的便捷。它是中山等珠江口西岸城市融入深圳等東岸城市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橋梁,是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深圳也可借此通道實現部分產業和功能的有序轉移,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與協調發展。這不僅將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更將為區域內的居民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在推進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互聯互通、實現各類要素的高效配置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之間的唯一公路直連通道,更是大灣區發展的主動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提高珠江口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這條通道的開通,將廣州南沙到深圳的時間壓縮至半小時以內,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車程也大幅縮短。該通道不僅直接連接了深圳、中山和廣州,還向東延伸至惠州,向西通往珠海和江門,向北連接東莞,向南則可抵達香港。深中通道作為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其重要性得以充分體現,并推動了大灣區互聯互通的水平邁上新高度。
伶仃洋上波濤激蕩,深中通道在藍色海面上延伸。從虎門大橋到南沙大橋,再到壯觀的港珠澳大橋,每一座超級工程的崛起,都彰顯著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無盡潛力。而深中通道的加入,無疑為這片熱土注入了更為澎湃的動力,使得區域發展愈發熱烈、充滿活力。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是持續更新的過程,涉及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這道題是深中連線題,也是東西岸融合破題。我們期待這道“連線題”的更多新解法,共繪粵港澳大灣區新繁榮。
文|許俊仟
繪|陳春霖
本文責編|林若川
李曉霞 莫群
華成民
郭芳 林若川
南方雜志黨建頻道
上一條:碳博會釋放綠色創業新機遇:箱箱共用攜手中關村科技租賃啟航“零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