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55歲阿婆腹部罕見“小地雷”!上海專家“拆彈”有一套,穿刺點僅一毫米
1月前,季阿婆因腹部不適在外院檢查,診斷不明確,對癥治療后癥狀無緩解。
為了得到進一步診治,季阿婆家屬多方打聽來到了仁濟醫院血管外科薛冠華的專家門診就診?;诙嗄暝谘茴I域疑難雜癥的經驗,薛冠華仔細評估季阿婆的病情后進一步完善CTA檢查,發現季阿婆腹部有一罕見的變異型脾動脈瘤,動脈瘤直徑已達到4cm,隨時有破裂大出血風險。
但治療的難點在于變異的脾動脈開口于腸系膜上動脈。常規的介入方法栓塞動脈瘤,極有可能會造成腸道缺血壞死。
如何確保腸道血供不受影響,又要拆除變異型脾動脈瘤這一“定時炸彈”?整個治療的難度成倍增加。
經過精準的術前評估和手術規劃,薛冠華決定使用腸系膜上動脈支架置入聯合經導管彈簧圈栓塞,治療這一變異型脾動脈瘤,通過支架確保腸系膜上動脈血流不受影響,再利用彈簧圈栓塞脾動脈瘤。
手術中,薛冠華通過穿刺右側股總動脈進行彈簧圈栓塞和支架置入,根據術前方案順利完成手術,復查造影:瘤體隔絕佳,腸系膜上動脈主干及分支通暢。手術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術后第二天季阿婆正常下床活動,術后第四天順利出院。
“拆彈”有一套!介入治療保住脾臟
腹腔內臟動脈瘤是較少見疾病,而脾動脈瘤發生率居內臟動脈瘤的60%,多發生在30-60歲,男女發生率之比為1:4。
據薛冠華介紹,
脾動脈瘤并非腫瘤,而是脾動脈的瘤樣擴張。它就像是人身體內的“小地雷”隨時有爆炸的危險,之所以前面加一個“小”字,是因為脾動脈瘤屬于內臟動脈瘤,內臟動脈本身就很細窄,而且位置隱匿,不如大動脈那樣容易被發現。一旦破裂,這顆“地雷”就會引發腹腔內大出血,甚至休克死亡,破裂后死亡率高達25%。彈簧圈栓塞是治療動脈瘤常用的微創介入方法,并非通過手術切除動脈瘤,而是通過栓塞阻止高速的動脈血流進入到動脈瘤內,導致動脈瘤血栓化,從而避免動脈瘤破裂,起到“拆彈”的作用。如果市民發現動脈瘤,建議至專業的血管外科就診,密切隨訪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拆彈”有一套!薛冠華團隊在動脈瘤的血管腔內治療上大膽創新,完成大量胸主動脈、腹主動脈的夾層及動脈瘤疑難手術。對于一些罕見疾病如變異型脾動脈瘤的治療,團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微創介入損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佳。薛冠華透露,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保留脾臟對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至關重要,而介入治療可以在栓塞脾動脈的同時保留脾臟。
上一條:替雷利珠單抗獲歐盟三項NSCLC適應癥批準高質量臨床研究助力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