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2024年中華醫祖岐伯祭拜儀式隆重舉行——張明科教授作祭文宣讀
2024年4月4日,以《中華醫祖是岐伯 岐伯故里在岐山》為主題的“甲辰年清明民祭中華醫祖岐伯祭拜儀式”在岐山縣岐伯紀念館隆重舉行。西京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張明科教授出席了祭拜儀式,并作祭文宣讀(祭文由蘇禮教授撰寫)。表達對中華醫學奠基人的敬仰和對其醫學貢獻的感激之情。以示對醫祖的深切緬懷,贊頌岐伯對中醫事業的偉大貢獻。
西京中醫藥研究院甲辰年公祭醫祖岐伯文
巍巍岐山 屹立周原 滔滔渭水 一往無前
追及上古 天地洪荒 疫癘疢疾 災結禍連
幸有岐伯 出自岐山 嘗味草木 巧施針砭
驅疫防病 奉生為先 扶危濟困 救苦救難
黃帝巡游 至于岐下 得遇岐伯 引載出山
尊為天師 時相問難 岐黃論道 內經生焉
靈樞素問 國醫經典 千古傳習 活人無算
陰陽五行 臟象經絡 全真導氣 釋縛脫艱
妙識玄通 道法自然 天地人和 至理真言
疫癘三載 天怒人怨 端賴國醫 祐我安瀾
新冠排毒 功莫大焉 方從仲景 理出內難
華夏文明 精深博大 岐伯文化 明珠寶鑒
九紫離火 龍興啟運 中華復興 國醫當先
西京中醫 應時而誕 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岐黃偉業 新質發展
健康中國 儕輩責任 造福人類 定當實現
敬祈醫祖 祐我族類 同登圣域 共創璀璨
天師之德 至臻衍昌 虔心拜祭 伏惟尚饗!
公元二零二四年甲辰仲春吉日(蘇禮撰文)
據悉,本次祭拜儀式由岐伯紀念館主辦,陜西西京中醫藥研究院承辦,西京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蘇禮同志撰寫祭文,西京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張明科進行宣讀。
張明科教授,國醫大師張大寧弟子,西京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主任醫師。中央機關老干部健康顧問團成員;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國家一類新藥“參芪平衡膠囊”發明人;2017中國健康十大創新人物獲得者 ;世界傳統醫藥終身醫學成就獎獲得者。
紀念中華醫祖岐伯,緬懷和傳承中華醫學的源遠流長的歷史。岐伯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精于醫術脈理,名震一時,后世尊稱為“華夏中醫始祖”“醫圣”,岐伯就生活在黃帝時期的岐山之下,是著名的岐山歷史人物,他的醫學理論和實踐對后世醫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紀念岐伯有助于弘揚中華傳統醫學文化,激勵醫務工作者傳承醫德,發揚醫術,更好的為人民健康服務。本次祭拜儀式吸引了全國各地中醫藥產業、中醫藥文化等人士參加。
鳴鐘九響、進獻果品。參加本次活動的單位代表向中華醫祖岐伯敬獻了花籃。最后,全體人員向醫祖岐伯三鞠躬致敬,表達對醫祖的敬仰之情。
在祭拜儀式結束后,西京中醫藥研究院組織了義診活動,為前來參加祭拜儀式的民眾提供免費的中醫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原本下午三點多結束義診,結果被推遲近三個小時才結束。參加義診的中醫專家,感慨萬分,他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對中醫健康服務的渴求和信任。在岐伯的故鄉舉辦義診活動,不僅是對岐伯的一種敬意,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醫學傳統的生動體現。通過義診活動,我們向民眾傳遞了中醫藥的理念和價值觀,讓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醫藥的獨特魅力。
本次祭拜儀式的舉行,不僅是對中華醫祖岐伯的崇敬之情的表達,更是對中醫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弘揚。相信在岐伯的悠悠靈魂里,必將感受到后人對他的無限敬意和愛戴,也必將激勵著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中醫文化,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上一條:張堰鎮:把準“形、魂、根”拼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