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韌性強活力足十月經濟數據釋放多重積極信號
服務業增勢良好、裝備制造業持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服務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布的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隨著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透視10月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在釋放的融融暖意。從生產端看,10月份,工業生產有所加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9%。從消費看,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市場銷售增勢良好。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從投資看,規模繼續擴張,1-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從進出口看,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由上月下降0.7%轉為增長0.9%,進口額同比由上月下降0.9%轉為增長6.4%,大宗商品進口量呈現較快增長,反映出國內需求也在逐步改善。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供給能力不斷優化提升。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2.7萬輛,同比增長27.9%,出口額同比增長88.5%。
隨著各類政策持續發力和加強配合,經濟指標持續改善,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實際GDP在2023年將增長5.4%。摩根大通認為,中國經濟恢復勢頭將持續,將2023年中國GDP增長預期從之前的5%上調至5.2%。瑞銀集團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測由此前的4.8%上調至5.2%;德意志銀行的預測值由5.1%上調至5.2%;野村控股的預測值由4.8%上調至5.1%……
經濟恢復步伐穩健,信號漸明。在政策“組合拳”和市場主體的積極努力下,中國正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下一階段,需求改善對生產帶動的作用有望進一步增強,隨著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的特點還將繼續顯現。
上一條:聚兩岸農旅界智慧探兩岸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