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城市日:新城蝶變美如畫丨世界城市日倒計時3天

2023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將在上海舉辦,主題為“匯聚資源,共建可持續的城市未來”。10月29日,“傳承歷史文脈、創建科技新城”主題論壇與2023“上海-東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細化研討會將在奉賢舉行,這也是奉賢連續第三年作為主要承辦方之一參與此項國際盛事。
來到奉賢新城的人,總會被這座城市碧波靈動、宜居宜游的勝景所吸引。而這背后,是奉賢區打造“公園城市”的決心和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砥礪艱辛。
把生態作為最普惠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奉賢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圍繞“奉賢美、奉賢強”發展戰略,將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高質量發展,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區”“全國文明城區”“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稱號。
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打造“一座公園一座城”
近年來,奉賢區堅持規劃引領,構建大生態格局,先后完成綠地系統規劃、公園體系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從頂層設計和源頭上科學規劃生態環境和休閑游憩空間。通過聚焦新城建設,塑造城市意象,目前已實現“十字水街”金匯港半馬步道和浦南運河兩岸23公里和“田字綠廊”浦星公路西側、竹港東側和G1503北側等40公里的綠廊貫通,構建連續開放的生態城廓公園。
在“人民城市”建設理念指引下,奉賢區推進百座公園建設。實施規劃建園,建設可達、可親近的公園系統,構建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多級公園體系。至2022年底,全區公園總數200個,列入上海市城市公園名錄的達到34個,建成區10公頃以上城市綜合公園9個。占地14平方公里的莊行郊野公園一期建成開放;2.53平方公里的“上海之魚”是奉賢新城的生態核心區,其中金海湖占地53公頃,沿湖年豐公園、青年藝術公園、雕塑公園、湖心島公園、泡泡公園和唐草公園等6大公園相繼建成開放,形成城市公園集群。
此外,奉賢區結合城市更新,通過破墻透綠、拆違建綠等措施,實施“掃盲綠地”建設工程,構建“小、多、勻”的公園綠地系統,滿足市民就近休憩和健身需求。同時拓展公園主題功能,實現共建共享。開展“上海國際花展”“梅花節”“荷花睡蓮展”“森林音樂會”等公園品牌節慶活動;舉辦園藝大講堂、市民插花大賽、睦鄰花園等群眾性綠化活動,促進從追求外在形象整潔美觀向提升城市生態功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轉變,切實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爭創國家森林城市
打造“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
圍繞打造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品質優良、綠色產業發達、人居環境優美、生態文化濃厚的森林城市,奉賢區目前已編制完成《上海市奉賢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今年6月提請國家林草局對規劃進行評審,預計今年年底通過評審后,奉賢區將正式入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名單。通過2年的創建期,計劃2025年底提請國家林草局進行驗收,并于2026年正式創建成功。
依托奉賢江海交匯融合、河湖水系密布的生態基底特征,塑造田園水鄉、濱江濱海、古鎮特色等多種“江海田園”城鄉風貌。開展奉賢新城與鎮村綠化美化,實現生態品質提升全域覆蓋,真正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在2年創建期內努力將奉賢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森林之城,打造“林城奉賢”。
同時啟動“一村萬樹”行動,實現全民共享。奉賢區今年以提升林木覆蓋率為目標,以百姓意愿為抓手,研究并啟動“一村萬樹”行動,推動奉賢綠色健康發展,營造全民共創、共建、共享森林城市的創建氛圍。通過政府免費配送果苗,鼓勵全民植樹,并按照“以工代賑”的方式,給予種植養護資金補貼,促進村民增收,美化鄉村環境,讓“一村萬樹”行動成為市民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民生工程。計劃在創建期內向百姓發放果苗120萬株,截至目前已完成42萬株果苗的配送與種植,新增林木面積7000畝。
堅持以高標準保障彰顯城市魅力
新城環境質量測評位居榜首
上海市2023年上半年度市容環境質量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奉賢新城在“五個新城”中,繼續保持榜首位置,綜合滿意度達到了85.81,處于綠色優秀區域,其中現狀感知達到86.08,進步感知達到84.30,兩個感知排名都位列五個新城榜首。
在奉賢新城中緩緩流淌的浦南運河,與南北向的金匯港交錯,已成為奉賢嶄新的十字水系,旁邊坐落著上海之魚公園群,集美麗、休閑、健身等于一體,是奉賢新城的會客廳。“十字水街”金匯港半馬步道和浦南運河兩岸22.2公里的生態綠廊和綠道貫通,獲得上海市“園林杯”優質工程金獎。傍晚時分,沿河向東的浦南運河濱水綠地,隨處可見休閑運動的居民,夜晚運河的燈光也十分絢麗。
以此為基礎,奉賢區通過構筑森林開放空間,打造“奉賢極核”。利用奉賢新城核心生態資源區域南上海中央公園,通過國際征集設計方案,對照國際一流設計品質,結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傳承水鄉自然文脈思想,營造活力共享空間。計劃通過三至五年時間,將南上海中央公園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園,與上海之魚構成奉賢新城萬畝中央綠心,繪就“賢薈花環”。
在《奉賢新城綠環專項規劃》的編制中,奉賢區結合以岡身文化為代表的奉賢傳統文化,深挖地域空間特色,繪就藍綠交融、通江大海的新城綠環。計劃圍繞南橋、金匯、青村、莊行、西渡5個街鎮32個行政村的環狀區域,建設以造林、理水為主,賦予科普、體育、人文等功能的83.3平方公里新城綠環,并在綠環主脈范圍內建造全環貫通的44公里綠道,在十四五末將實現“500米進公園、1公里進濱水公共空間、5公里進森林”。
上一條:推進居委會規范化建設,這里行動起來了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