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停機坪上綻放的“玫瑰”:玩轉“鐵甲奇兵”的全能女司機
“個頭扁扁的是牽引車,俗稱‘飛機倒擋’,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車;像一個火車頭的是行李拖車,身后最多可同時牽引10個車廂,承載行李貨物達30噸;還有旅客最熟悉的擺渡車,可以容納近百人,還是個隱形‘豪車’,身價不菲;還有這個客梯車,可以高低伸縮,是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車輛……”這是機坪“特種車”司機楊梅工作的第九年,東航甘肅分公司“特種車”保障班組四十四人,卻只有她一位女性司機。這唯一的女司機看似瘦弱卻十分干練,是停機坪上幾乎能開所有車型的“全能型選手”。

20日,清晨五時的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停機坪還是一片漆黑,今年45歲的楊梅早早地來到機坪值班室里,查看當日自己要保障的車輛排班。對于機場停機坪上各種神秘的“鐵甲奇兵”,她都了如指掌。
當每一架遠機位飛機落地后,至少需要有6至7輛特種車輛做保障,譬如加油車、排污車、飛機牽引車、客梯車、擺渡車,送餐車等;如果碰到飛機故障,還要提供電源車、空調車等。
“飛機落地前十五分鐘我們會準備好所有車輛,然后飛機滑行停穩后,所有特種保障車會在兩三分鐘之內全部對接到航空器上。安全、效率、精準,都要保證。”楊梅如是說。
從當日五時到十二時,航班高峰期時的保障工作讓楊梅很少有休息時間。“忙碌時高強度的保障壓力,也可能是這個崗位女性比較少的原因。”午飯時,楊梅一邊吃著手中的盒飯一邊聊著,在機坪上工作,冬天零下十幾攝氏度,凍得手指都伸不展;夏天酷暑五十攝氏度的高溫,在特種車里開車就像坐在“蒸籠”里,五分鐘就感覺衣服濕透。
機坪雖大,但也不是想走哪兒就能走哪兒。“內場交通其實就像一個小型的城市交通,也有很多的交通規則要遵守。”楊梅介紹說,每一名內場駕駛員除了要具有普通的駕照外,還要考取一本專門的內場“駕照”,只要在機坪上開車違章都會被扣分。與普通駕照一樣,內場駕照也是12分,扣3分就需要重新學習理論知識,扣滿12分就要重新參加考試。
機坪上的“特種車”雖然種類很多,但細分也歸不同的單位管理,例如送餐車歸航食公司,牽引車歸技術公司,客梯車歸地服管理等等。
“有些車輛的駕駛技術基本相同,但是客梯車和行李傳送車的技術要求就會很高,因為要對接飛機,要求飛機下沿離擋板的距離必須在25到30厘米,以防旅客踩空摔傷,這需要極高的專注力。”楊梅說。
在機坪開特種車輛,對于駕駛員的要求不僅僅是在駕駛技術,更多的是要有較強的紀律性。“她特別能吃苦,不論是多早的班、多晚的夜,只要排給她保障的航班,都是絕對的放心。”同在一個班組的同事姚兵要告訴記者,細心沉穩是楊梅最大的特點,有時遇到臨時狀況她也不急不躁,冷靜踏實地完成各種任務,讓同組的男司機們都自嘆不如,非常佩服。
上一條:妙招分享:綠豆這么存放不會生蟲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