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中國智能家庭醫療行業趨勢報告》:健康促進關口前移將成為醫療控費有力抓手
9月19日,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指導,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國際生命科學研究院、宜善醫療集團共同發布《中國智能家庭醫療行業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我國家庭保健需求市場轉變,加大預防投入,通過健康促進使關口前移,將成為實現醫療控費、緩解社保壓力的有力抓手。
《報告》顯示,隨著經濟轉型和人口老齡化加速,2016年-2022年衛生總支出增長65.8%,年均增幅達9.5%,超過GDP的年平均增速。醫保基金支出呈剛性增長態勢,雖然增速放緩,但醫保壓力仍在加大。在GDP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衛生總費用如果繼續維持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則將導致醫療衛生制度不可持續。因此,在現有經濟環境下,加大預防投入,通過健康促進使關口前移,將成為實現醫療控費、緩解社保壓力的有力抓手。
“老齡人群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人群。”《報告》指出,統計數據顯示,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此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提升,患者人群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慢性病目前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問題。與此同時,我國市場的保健醫療需求隨之發生轉變。現階段推廣家庭護理,引導患者留在基層,回歸家庭逐漸成為大勢所趨。一方面,家庭護理服務是總額和醫院診療過程的有力補充。通過家庭護理服務,為出院患者提供連續性、可及性、一體化的服務,促進患者康復,降低住院率和衛生服務成本。另一方面,49.4%家庭護理服務滿足了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且有70%子女支持老年人接受家庭護理服務。
“健康是一個廣泛而深刻的話題,智能醫療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數字化和可視化的工具,把醫療更加細化、更加人性化,智能家庭醫療是一個新的領域,對于投資和科研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風口。”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莊亮指出。
《報告》強調,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健康意識的發展,家庭健康促進服務所面向的人群消費能力正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隨著可穿戴設備及健康監測設備技術突破,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擁有數據積累的廠商在用戶歷史健康數據中不斷深度挖掘,逐漸形成科學化、系統化、個性化的健康促進模型,逐步降低了因依賴人力進行管理而產生的高額成本。這一趨勢正促進更多家庭獲得健康促進服務。因此,在“互聯網+醫療健康”3.0時代,利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等推動醫療健康服務創新,是行業發展趨勢。隨著技術發展、政策支持、新晉玩家的加入,相信在互聯網+賦能下,以“健康促進”為中心的醫療健康體系將持續為醫療健康產業創造新的價值點,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居民。
據了解,正是基于對政策、行業、市場的深入研判和多年行業經驗,宜善醫療集團開發了以創新型監測技術集成多項家用儀器功能的家庭端產品“醫檢儀”為依托,以醫療數據管理中心和醫生團隊為核心的“智能家庭保健醫”專業醫療平臺。該平臺以智能家庭健康促進與保健醫療服務為錨點,串聯產業鏈各方,通過合作體系搭建,整合各方資源,以用戶健康促進和醫療保健需求為導向,以“效率、個性化、舒適化、高品質”為目標,通過大數據和AI賦能下的匹配技術,助力醫療資源有效配置。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國際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宜善互聯網醫院院長王靜介紹,“宜善智能家庭保健醫兼具家庭全科醫生、家庭醫院、檢測助手三重身份。相比市場上同類產品,我們實現了全國首個‘問診免費,治療付費’。一方面,我們不僅集成了各類醫療家用儀器以實現更全面的身體檢測;另一方面我們提供研究型診斷服務,精準獲取相關診斷信息,從而幫助臨床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
上一條: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