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 >

讓老年人“老有所依”咸陽用真情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發布時間:2025-02-18 03:39:48  |  來源:華商網  |  閱讀量:7072  |  

讓老年人“老有所依”,咸陽用真情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適老化改造工作是關愛老年人,讓老年人“老有所依”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全市民政系統為民謀福利的真實寫照。

2024年,咸陽市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全力保基本、兜底線、促發展,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民政工作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兜牢民生底線 織密基本保障

“感謝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讓我在這里安了家,還給我發了救助金……”近日,70歲的湖北籍老人王國河說。

2024年7月,禮泉縣民政局救助站在叱干鎮堡元村巡查時發現,一位外省口音的老人住在該村一孔閑置的窯洞中,存在安全隱患。經詢問,老人叫王國河,湖北省鄖西縣人,不愿返回家鄉。救助站本著“自愿救助,無償救助”的原則,協調鎮、村將其安置到村小學居住,解決了老人的居住問題。

這是咸陽市“兜牢底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一個縮影。

咸陽扎實開展“愛心民政·情暖民生”主題活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83911戶,解決實際困難1398個,發放慰問資金616萬元。2024年國慶節前夕,向低保、特困人員、孤困兒童等群體,按每人1000元標準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2120.2萬元,受益困難群眾2.12萬人,讓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

積極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提升行動,為全市4902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確定了委托照料人,做到“平時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優化服務保權益,深化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60元/人/月提高到100元/人/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省市補助資金1.03億元,惠及8.9萬名殘疾人。

推進“精康融合行動”,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設施縣區覆蓋率達到84.6%。發放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監護補貼678.56萬元,使2555名患者得到妥善照護。

開展“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864人次,成功尋親20人。舉行“6·19救助開放日”活動,召開全市救助管理工作培訓會,提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障水平。

把西安—咸陽一體化作為最大開放、最實改革,擬定《推進西安—咸陽社會救助一體化工作方案》,全市6項民政保障標準已與西安對標,主城區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實現城鄉統籌并和西安對標,讓困難群眾享受了西安—咸陽一體化帶來的紅利。

緊盯14類民政服務對象,完善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堅持“擴圍”與“提標”一體抓,全面推廣上門辦、及時辦、快速辦、異地辦、幫忙辦、簡化程序辦“六辦共助”,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兜住、兜準、兜牢民生保障底線。2024年,全市累計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8.7億元,保障了13.2萬名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

……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4年,我市不斷健全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著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以一件件民生實事回應群眾急難愁盼。

關注“一老一小” 守護“朝夕美好”

2024年10月8日11時許,秦都區人民路街道紡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營養餐廳內,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魚香肉絲、紅燒豆腐、西紅柿炒蛋、海帶豆腐湯陸續擺上打菜臺,十幾名老人有序排隊領餐,大家圍坐在餐桌前,拉著家常,享受著午間的寧靜時光。

“這里的菜品豐富,咸淡適宜,價格也便宜,適合老年人的口味。”86歲的獨居老人劉愛芳說,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解決了獨居老人吃飯難問題。

小食堂折射出的是大民生。日間照料中心不但解決老年人最關心的午餐問題,還設置了娛樂室、理療保健室、圖書閱覽室、休息室、餐廳等,為老年人提供了娛樂、康復理療等日間照料服務,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進一步為群眾幸福“加碼”。

“有了日間照料中心,不僅能和老姐妹們一起拉拉家常,還能做做理療、鍛煉身體。我們心情變好了,兒女們也省心、放心多了。”家住玉泉小區的白鳳琴樂呵呵地說。

2024年

咸陽緊扣“關愛服務”

全力做好“一老一小”幫扶

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讓兒童健康成長

咸陽著眼建立縣、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專業支撐的養老服務格局,出臺了《咸陽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咸陽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從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保障、政策扶持4個方面,列出27項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清單化、項目化服務。

辦好助老暖心事,投入2449萬元完成民生實事,2024年10月建成25個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11月完成2245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爭取中省資金963萬元,對159個老年助餐點進行補助。

下撥299.2萬元,為2266名城鄉低保家庭、60周歲及以上重度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落實每人每月200元養老服務補貼,為1.13萬名特困留守老人實施上門探訪關愛服務。全年發放高齡補貼3.73億元,惠及70歲以上老人47.9萬人;辦理老年優待證28605個;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累計參保4.76萬人,承保保費252.37萬元。

積極開展“銀齡行動”,推動基層老年協會建設,強化老齡化國情教育,老有所為的社會氛圍逐步形成。舉辦全市養老院院長培訓班,培訓養老院院長、養老機構負責人80余人,提升養老機構服務管理水平。評選“咸陽市最美養老護理員”10名,增強了養老護理員職業榮譽感。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建設“不老幫”智慧養老產品平臺,銷售、租賃養老輔具、推廣健康產品150多種。培育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26個,打造渭城“不老幫”智慧養老、武功“后稷”旅居養老、禮泉“永康”健康養老等養老品牌,咸陽城投醫養中心升級為全省四星級養老機構。

關愛兒童護成長方面,會同教育、婦聯等14個部門下發《咸陽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全市共摸排流動留守兒童3.68萬名,實行“一人一檔”、動態管理,開展常態化關愛。

加快全市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工作,建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25個。舉辦全市基層兒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隊伍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280名。

舉辦2024年福彩公益金資助困難家庭大學新生發放儀式,開展咸泰對口幫扶助學助困活動,發放省市福彩公益金220.5萬元、社會捐贈資金40萬元,資助困難學子521名。舉行“潤心伴成長·同心護未來”系列活動15場次,舉辦“愛心常相伴·童心再飛揚”兒童文藝匯演,營造關愛孤困兒童良好氛圍。

……

聚焦“一老一小”,我市抓實辦成了一批百姓可感可及的暖心實事,努力把“朝夕愿景”變成“幸福實景”,讓老年人和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可感可觸。

完善基礎設施 夯實為民服務基礎

良好的基礎設施,是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根基。

2024年

咸陽積極謀項目、建項目

全力補齊民政事業短板

夯實民政事業基層基礎

精心謀劃儲項目,召開全市民政系統爭項目爭資金部署會,先后3次邀請市發改委舉辦全市民政系統項目超長期國債申報和項目策劃包裝培訓會,聚焦“兩新”“兩重”“三大工程”,精心策劃包裝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涉及民政領域基礎設施補短板、殯葬設施補空白項目,2025年謀劃養老、殯葬等民政重點項目29個,計劃投資26.98億元,為促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蓄積后勁。

加大力度建項目。市政府先后召開全市殯葬基礎設施“補空白”推進會、市兒童福利院項目建設專題會、全市民政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市城市公益性公墓項目建設專題會,加強項目建設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建立“五個一”包抓機制。市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市生命文化公園開工建設,市兒童福利院等市本級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全市建成民政“十二個一”項目94個,在建項目12個,規劃建設項目26個。

同時,咸陽不斷增強慈善公信力,全面落實新修訂《慈善法》,部署開展全市慈善組織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全面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緊盯全市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的18個慈善組織等重點對象,圍繞慈善組織內部治理、機構設置、慈善項目、公開募捐、善款使用等5個方面查找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促進全市慈善事業規范有序發展,打造“陽光慈善”。全市募捐款物3800.23萬元,在扶危助困、防汛救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2025年,咸陽市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民政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賦能加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條:春季情緒波動大?專家:從這幾方面著手調節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奈曼旗| 高碑店市| 威远县| 兴仁县| 公安县| 湖北省| 大化| 会宁县| 海阳市| 自贡市| 连州市| 宿州市| 灵寿县| 泸溪县| 辽阳市| 慈利县| 盐源县| 四平市| 友谊县| 潜山县| 蒲江县| 威海市| 彭泽县| 阿巴嘎旗| 环江| 武汉市| 永康市| 恭城| 龙游县| 赫章县| 成武县| 平凉市| 丽水市| 连州市| 修文县| 巴马| 台东县| 库伦旗| 朔州市| 桃江县|